
2013中国袋泡茶品牌论坛现场。
10月24日,由2013中国茶叶博览会组委会主办、碧生源控股有限公司承办,旨在形成中国袋泡茶品牌基本概念的2013中国袋泡茶品牌论坛日前在济南举行,包括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副主任陈金发、中国社科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著名茶文化专家茶研究学者冯建华、中国茶叶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郑洪林、碧生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一弘等在内的知名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袋泡茶品牌建立的路径,解剖袋泡茶品牌成长案例。
论坛上,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副主任陈金发首先作了致辞,指出袋泡茶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认为,虽然广大普通消费者对袋泡茶“低端剩茶”的错误认知大大制约着袋泡茶的发展,但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却势必促使袋泡茶成为茶消费的时代趋向,一些知名茶品牌在全球强大的影响力即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同时也证明了袋泡茶品牌建设的重要性。而对中国袋泡茶品牌建设,陈金发认为碧生源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案例。首先,碧生源重视基地,与雅安市政府建立战略合作,从根本上解决好原料供应的问题。而碧生源强烈的质量意识也是其成功的关键,且在今后向融合保健品与袋泡茶理念的方向努力。另外,突出文化内涵,重视茶文化建设也是碧生源袋泡茶品牌建设的重中之重。
陈金发致辞后,碧生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一弘发表主题演讲。谈其涉足袋泡茶产业十四年的感受,赵一弘说,中国有发展茶产业的绝佳先天条件,却因产品市场化程度低和品牌意识弱而发展缓慢。在这样的背景下,赵一弘于2000年创立碧生源团队,开始进行中国民族茶品牌的创业之旅。碧生源在香港上市的2010年,碧生源袋泡茶的销售额已达8.7亿元,这场民族品牌崛起的战役用了十年时间。这个成绩不仅基于碧生源作为民族品牌对中国茶叶内涵的了解,也得益于行业领导的关心和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赵一弘继续谈碧生源的工业化发展经验。他说,中国茶品种多、产地多、厂家多、规模小,且市场运作规模化、工业化发展起步比较晚。许多中国茶饮企业都在快速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质量控制水平,而碧生源则走得稍微更前面一些。首先,碧生源拥有全球最先进的袋泡茶生产设备。而在生产环境上,碧生源则以保健食品GMP标准运营。谈及碧生源的梦想,赵一弘说,作为中国茶疗健康概念的倡导者和实践者,碧生源将秉持以人为本、诚实守信的理念,倡导草本精粹、养生茶疗,在促进公众健康、弘扬养生文化、推进茶叶工业化和品牌化等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打造中国的民族茶品牌。 赵一弘的主题演讲谈了碧生源及中国袋泡茶行业的发展历程和前景展望,为中国袋泡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平均每个中国人消费到一袋以上的碧生源袋泡茶,这个成绩足以令碧生源在国内袋泡茶行业中引以为傲。有专家预测,在碧生源的引领下,中国袋泡茶品牌建设将迎来突破性的发展。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让我国建设成为创新性的国家,就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茶文化和草本文化,是中国的两大金字招牌,亦是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学文化代表,理应成为中国民族贡献于世界人民健康的两张好牌。但目前,中国还没有一个茶品牌能够立足于国外,新的背景下,袋泡茶发展跟农业产业化是息息相关的,农业产业化也是我国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创新,也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碧生源这些年聚焦资源,通过与上游茶企合作,带动了茶叶产业朝标准化、工业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促进现代化产业建设和茶农就业增收,为我国农业产业化服务,也是碧生源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