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中国农村,贫困依然是众多农民难以逾越的藩篱。其实,对于突破贫困,很多农民并不缺乏实现梦想的能力,而是缺少创造财富的机会。如何突破现有农村金融格局,使更多资金流入农村,尤其是西部偏远地区农村,让农民享受到便捷的现代金融服务?近年来,从国家层面到民间机构,并不缺乏付诸实践的案例,而宜信普惠公司在西部地区开展小额信贷扶助小微农户的做法,算得上其中颇有成效的尝试。
小额信贷“试水”甘肃微农户
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金融机构农村(县及县以下)贷款余额为14.5万亿,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21.6%,较2007年末增长了188.6%,5年间平均增速为24.4%;农户贷款余额为3.6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为5.4%,较2007年末增长170.1%,5年间平均增速为22.3%。随着中国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民生产类及消费类贷款需求逐年加大。虽然传统金融机构逐年加大强农惠农富农金融支持力度,但在面对“三农”市场日益庞大的贷款需求时,金融机构农村营业网点少、基层信贷资金不足、贷款手续繁琐、需要抵押品、需要公务员担保等限制条件依然存在。甘肃灵台县百里乡古城村的张彩凤就曾遭遇过资金短缺的尴尬。2012年秋天,她倾其所有承包了600亩地用于种植玉米。由于前期投资比较大,到了收获季节,家中财务告急,没钱雇佣工人,如果无法及时收获,玉米就要烂在地里,一年的辛苦就会打水漂。“那时候急得四处筹钱,但是一无所获,恰逢宜信普惠的客户经理下乡宣传,在了解了我的情况后,告诉我可以通过宜信普惠申请借款,那时候我还不信,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写了申请,结果不到两天借款就到账了,真是像及时雨一样。”卖了玉米后,张彩凤不但按时还了款,当年家庭收入也实现了大改观。据了解,这是由宜信普惠提供的小额信用借款咨询服务。2010年底宜信普惠在平凉市崇信县开设分公司,专为当地农民、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等提供方便快捷的借款咨询服务业务,目前已在甘肃平、天水、定西的15个区县全面开展。这种创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将城市富余资金引导流入西部乡村的同时,也为当地百姓在有借款需求时,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两年来,宜信普惠为甘肃地区几千户农民及创业家庭帮助获取了超亿元小额信用借款。
实现普惠信用,农村更重要
为什么要做农村金融,为什么要发力农村?“普惠金融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金融产品单笔都是比较小的,宜信将来会下更多力气去给用户提供的金融产品,就是小额支付。我们做农村的信用工作,我们做农村的金融创新,是因为这家企业有志向帮助中国最广大的人群把信用价值释放出来。”在10月底举办的“普惠信用圆梦中国”2013农村金融创新论坛上,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唐宁表示,宜信普惠早在2009年就深入农村市场,了解农户的资金需求,对市场精耕细作,弯下腰来走进农户家里***。他进一步向记者解释说:“在农村也有几亿的贫困农户,他们的信用价值也没有被覆盖,始终很难通过不抵押,不担保的方式去获取资金,去建立信用。所以说在中国实现普惠信用来讲,城市重要,农村更重要。”“2010年年底,刚开始加入团队的工作就是开着面包车‘扫村’,业务员自带一天的水和干粮,到了一个村,就把一名业务员放下,每村每户都要上门去宣传普及,顺利的时候,能一天‘扫’20个村。”宜信普惠农贷综合管理部总经理许超说,宜信普惠工作人员深入乡村第一线,通过上门走访等多种有效营销方式,向农村群众介绍小额信用借款及咨询服务的程序特征。借款人基本条件是有本地户籍、有固定住址的20~58周岁信用良好已婚居民,担保人不限制身份和职业。符合上述条件可帮助获得1年、9个月、半年期无抵押信用借款服务,额度上限5万元,但信用良好的老客户再借款可以申请有额度上浮20%的优惠。业务员在对借款人和担保人进行家庭、职业、资产、收入、资金用途、经营能力和信用等全面调查后,通过家庭现金流分析、用款项目及行业调研,主要判断借款人的还款意愿、还款能力,量身设计最优的借款解决及信用管理方案。“由于农民几乎没有纳入到社会征信体系来,宜信普惠在做涉农业务时采取上山下乡的方式做调查,有时候会考虑这个农户是不是每天下地干活,邻里关系是否和睦,是否孝敬父母,这些指标往往非常有效。”许超告诉记者。
远程支付何时覆盖贫困农村
宜信普惠在平凉市帮助的借款客户中,种植、养殖业的客户占41%,从事餐饮、运输、小型加工业占43%,另外用于建房、结婚、看病的占16%。由于借款门槛低,利率也比其他小额信贷公司低,农民选择宜信普惠小额信用借款咨询服务的群体在不断扩大。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办公室副主任李高协在调研中发现,宜信普惠在平凉市的推广产生了显著成效和影响:一是帮助农民发展了种植、养殖业,增加了农民收入。二是鼓励农村青年创办小微企业,拓宽了就业或致富途径。三是及时解决了农村一些贫困群体的民生问题,缓解了资金压力。四是促进了小额信贷金融服务的市场竞争,增强了农民信用意识。“现在我们更多的还是通过社会上的第三方支付公司,通过与他们的合作来实现款项的划控,但是在农村地区,这种方式还是遇到了不小困难。”宜信公司融资租赁部总经理周打了个比方,比如说做融资租赁的农户,他们到月底需要还款的时候,还需要到现场去把钱存在当地农行的账户里,公司才能通过第三方公司来划扣,但是农民跑到县城里,可能是两三百里的路,费时费力,耽误他们干农活,他不去还款就会造成信用记录的损失。“这几年,我们国家的支付行业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成就,最明显的是第三方支付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应用非常丰富,但是如何尽快渗透到农村地区,移动支付,这是农村金融改革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副秘书长王素珍说,如果我国农村地区建立起移动支付平台,将所获得的信息与互联网金融的应用相结合,就可以有效的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评估成本,并且满足农村消费者多种金融服务需求。如果农村的金融服务需求通过移动支付得到满足,这将成为普惠制金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