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民生活 > 关注农民 > 打破小规模分散经营,提升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夯实农业产业化基础 返回首页

打破小规模分散经营,提升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夯实农业产业化基础

时间:2012-06-18 16:32来源: 未知作者:gg收藏
       山地、丘陵、平坝分别占幅员面积的14.6%、85%、0.4%,人均耕地仅0.6亩,农业人口却有近百万,很多人为重庆市万州区的农业出路担忧。但走近它,就会发现这个担心有些不必要了。
       享有盛誉的“鱼泉”牌榨菜、“宁兰”牌花生牛奶、“老川江”牛肉制品等优质农产品品牌都产于此地。在这些农业产业的背后,一定会看到农民专业合作社活跃的身影。
      “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必要******。农业产业只有具备一定的规模,才能增强辐射力、带动力和竞争力,实现规模效益。”万州区农委负责人说。
       “人均耕地0.6亩,如果一家一户种养,再高效的品种也富不了啊,除非种金子。”说起合作社,从事几十年养殖业的农建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丁书清感慨颇多。
       “我见证了合作社的从无到有,经历了养殖业的起起伏伏,看到了农民从事养殖业的悲悲喜喜。”丁书清说,过去家禽养殖风险很高。品种单一,产量小,分散的小规模很难形成市场影响力。要么不能满足市场所需,要么生产积压。科学的养殖技术、管理方式很难大规模推广应用,光是疫病风险就可以让农民赔个***光。农民收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不上产业化发展了。
         289个家禽养殖大户联合组建农建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之后,情况变了。
         合作社把解决社员生产、销售的实际困难作为首要任务。开展了产前、产中、产后多方面合作,实施绿色、生态养殖。通过合作社统一采购饲料、鸡苗、兽***可降低养殖成本20%。统一养殖和防疫技术又可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小鸡成活率,有效解决了合作社社员生产的产品科技含量低、品质不高等问题。2011年,87个生态养殖户年出栏优质生态土鸡近120万只,全部在出栏前一个月,就被商家高价抢购一空。2011年销售额突破2.2亿元,占据全区家禽市场份额40%以上。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