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陈树德)农民工怎样才能真正市民化,获得作为城市居民的身份和平等权利,融入城市社会?民建云南省委近日提出,进一步加大力度改善农民工的生产和生活待遇,让农民工真正市民化。
据了解,多年来,云南省在就业、工资性保障、子女上学、工伤保险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农民工就业与生存环境有了较大改观,但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化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农民工享受公共服务水准低、合法权益不能保障、住房未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户籍问题未从根本上解决。
民建云南省委指出,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目前最关键的问题是要切实保障农民工依法享有合法权益。要加快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险种的落实,探索农民工养老保险可接续、可转移的办法。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加强与劳务输入地区劳动保障部门的协调配合,督促用人单位按规定支付农民工工资和各项经济补偿金等。依法规范职业中介、劳务派遣活动,严厉打击坑害农民工的违法犯罪行为,及时妥善处理因企业裁员发生的劳务纠纷。多渠道提供和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在家寄宿上学的后顾之忧。
为此,民建云南省委建议改革户籍制度,打通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环节。改革的重点要包括:配合劳动就业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创新,逐步弱化户籍制度的就业与社保功能;配合社会保障制度、公共服务制度的创新,实现居住自由、迁移登记、城乡统一的一元户籍。
在改革户籍制度的同时,民建云南省委还建议进一步创新社会保障制度。尽快实现工伤保险对农民工全覆盖,保障受工伤或患职业病的农民工获得与城镇职工一样的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健全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鼓励常年外出稳定就业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季节性外出就业的农民工以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为主,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与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工医疗保险结合起来,增加农民工的医疗保障程度。建立符合云南特色的养老保险制度。
(来源:人民政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