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民生活 > 关注农民 > 外来务工者成了小区安保志愿者 返回首页

外来务工者成了小区安保志愿者

时间:2012-11-05 10:15来源: 作者:收藏

[提要] 转塘龙心社区邵警官创办“外口之家”让外乡人找到归属感转塘的龙心社区,常住人口仅有2000人,而外来人口却超过5000人,人员结构复杂,导致纠纷多,刑事案件也多。为此,转塘派出所组建了“外口之家”。创办者转塘派出…

转塘龙心社区邵警官创办“外口之家” 让外乡人找到归属感

转塘的龙心社区,常住人口仅有2000人,而外来人口却超过5000人,人员结构复杂,导致纠纷多,刑事案件也多。为此,转塘派出所组建了“外口之家”。

创办者转塘派出所民警邵伟介绍:“外口之家”通俗点说,就是以外乡人帮助外乡人的模式,增强外来人口的归属感。

从一个想法到走上正轨,从没有人加入到50名队员,如今,社区里的小摊小贩,公司、饭店、网吧

老板及网管、保安都成了“外口之家”的队员,他们参与巡逻保卫社区安全,甚至还成功抓了一个惯偷,一举破获社区里的70起盗窃案。“外口之家”让社区的外乡人找到了归属感,社区的各类案件发案率有了明显下降,最明显的是纠纷,从以前每周平均3-4起,变成如今每月平均3-4起。

怕被本地人欺负 “黄鱼车”拉帮结派

2008年,邵伟接手龙心社区,恰逢黄鱼车司机拉帮结派,纠纷频发,邵伟决定,整治“黄鱼车”事件。

转塘地处杭州的城乡接合部,交通设施并不便利,尤其是村道上,一天也没几班公交车路过,这给了“黄鱼车”生存空间。而转塘地区的黄鱼车,大部分都集中到了龙心社区,社区里的黄鱼车至少超过百辆。司机们拉帮结派现象严重,滋生了不少纠纷。

在调解时,邵伟发现,虽然黄鱼车司机看似蛮横,但是本性并不坏,只是他们觉得如果不拉帮结派,会被本地人欺负。

在进行行业整治时,邵伟把不同“帮派”里的小头目叫出来谈话。

其实邵伟还未担任责任区民警前,他已经有了“外口之家”的想法,通过这件事情,他更确定了做这件事情迫在眉睫。

大多外来人有一种想被本地人认可的归属感

4年前,龙心社区只有一名民警,两名协管员,工作量非常大。

如何管理好社区,邵伟想了很多办法。

在走访中,他了解到许多外来的打工人员、小摊贩都有一种想被本地人认可的归属感。

正所谓警力有限,民力无穷,邵伟萌生以外乡人帮助外乡人的模式,增强外来人口的归属感。

邵伟主动去接近外乡人,到社区出租房里、沿路小店面中,一家一户说服。大家虽热情挺高,但是真正参加的人并不多。花了很多心血,加入“外口之家”的不过三五人。

其实,最困难的是如何保证不让人流走,保证他们的积极热情?

邵伟说,大家都是义务劳动,一点回报都没有,光喊喊口号很多人都走了。工作时的通话费,执行任务的时候的开支,必须报销。

除此之外他还制定了奖励措施:1.定期颁发荣誉奖;2.对参加“外口之家”的人,办理暂住证等证件进行上门服务;3.把家庭困难或家里有残疾人的队员,加入春风送温暖行动对象;4.给予抓小偷表现优秀的队员予以高额奖励等。

有了这些保障,“外口之家”才渐渐地开始走上正轨。

6名队员,一次性破获入室盗窃案件70多起。

邵伟说,那段时间,村里入室盗窃案件频发,村民怨声载道,他的压力也很大,邵伟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抓住这个可恶的贼。

6月的一天,外来打工的姑娘陆某到“外口之家”反映,前几天出租房里的笔记本电脑被盗,同时有一名男子和她联系,表示知道电脑在哪,要求小姑娘通过视频交个朋友。

邵伟猜测,作案人员可能对事主有非分之想。他立即带着“外口之家”队员,安排陆姑娘和对方视频,但对方很狡猾,一直不肯露脸。

邵伟对案件进行分析,本地人作案的可能性很大。而本地的惯偷,有温某和袁某两人,袁某几年前被邵伟亲手抓住,刚刑满释放,鉴于这点,邵伟先对温某进行调查。经过技术手段,邵伟发生,温某当时正在大华饭店,他的作案可能被排除。

随后,凭着“外口之家”队员们对附近网吧的熟悉度,他们从嫌疑人背后的座椅颜色结合袁某的个人特征,找到了作案人员的落脚之处,将袁某抓获。

邵伟对袁某十分了解,他知道袁某对盗取的物品有记账和整理的习惯。他立即带着队员到袁某家,查获女士皮包、电脑、手机近百件,一次性破获案件70多起。

破了这起案子后,社区对邵伟的这支队伍刮目相看,资金的赞助有了着落。最让邵伟开心的是,“外口之家”的办公室要搬家了。当初,房租、电脑、空调、桌椅、办公文具,都是邵伟和社区治保主任掏腰包置办的,办公室小到只能坐下四五人,开个会要借用其他办公室,现在“品牌”响亮了,村里免费给他们换了房子,这事儿解决了,邵伟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下了。

受过帮助的东北女孩 主动加入“外口之家”

“外口之家”的队员,绝大部分都是被邵伟的真诚打动,继而加入这支队伍的。

2009年,邵伟还在筹备“外口之家”时,村里有一名上了年纪的保安,得了胃癌过世了,留下了从东北到杭州不久的妻子和女儿。

丈夫过世给这个女人的心里造成了很严重的打击,加上房东觉得保安死在自己家里不吉利,要求她们带着保安的遗体搬出去,这让她更加不知所措,孤独无助。

邵伟的适时出现,帮了母女俩很大的忙。他在田边租了小房间,安顿母女俩。由于其女儿学历不高,在杭州工作不好找,邵伟通过自己的人脉,给孩子找了工作;隔三差五上门进行慰问,又给保安的妻子在杭州某商场谋了一份环卫工的工作,母女俩在杭州安定了下来,情绪也日益好转。

听说邵伟在组建“外口之家”,女孩主动要求加入,除了基础的一个月两次巡逻,女孩主动要求增加巡逻量,帮助更多像自己一样的外乡人。

“挖角”反扒高手 希望“外口之家”得以推广

“外口之家”的组长韩飞平知道我的来意,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从2010年上半年组建开始到现在,我们已经有50个人了。这50人当中,包括5名的女队员。

邵伟悄悄说,韩飞平是反扒高手,是他“挖角”来的。为了让韩飞平安心在龙心社区住下去,孩子读书、妻子就业的问题,邵伟一手包办了。邵伟说,首先要帮助别人,让他们感受到我的诚意,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这些队员中,小

摊小贩,公司、饭店、网吧老板,网管、保安各个阶层的都有。平均每人每月进行两次巡逻,每次2-3个小时,按照他们工作时间的安排排班。每次由社区干部带头,和反扒组的6名队员结合,至少6人一组进行巡逻;辖区有活动,也抽调部分人去执勤。定期给他们评选等级制度,以奖状进行奖励。

现在,即使邵伟出差了,这支队伍在韩飞平的带领下,也能很好地运作。很多本地人看到外乡人在为自己巡逻,保一方平安,都主动加入到队伍中来。龙心社区各类案件发案率有了明显下降,最明显的是纠纷,从以前每周平均3-4起,变成如今每月平均3-4起。

邵伟希望,“外口之家”的项目,可以在整个转塘甚至整个杭州推广开来,更好地帮助、管理外乡人。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