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2岁的潘善吉是广西柳州市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大岩垌贫困山村的一名教师。1979年,他高中刚毕业不久便在大岩垌贫困山区任教。大岩垌村是当地自治区级贫困村,地处偏远的大石山区深处,生活条件艰苦,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挣钱,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人和小孩。 图为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大岩垌村,潘善吉老师带着两个学生走在回家的路上。
潘善吉是土生土长的大岩垌仫佬族村民,自任教以来尽心尽责努力工作,在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他的教师身份也由民办转为公办,曾先后担任了学校的副教导主任、校长等职务。期间,当地政府及教育部门领导曾多次提出将潘善吉调出大山,到工作、生活条件较好的乡镇中心小学任教。为了这群山里的孩子,潘善吉将调出大山的机会留给了学校的其他教师。 图为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大岩垌教学点的厨房里,学生们看着潘善吉老师做饭。
随着当地教育布局的调整,大岩垌小学正式改为教学点,三至六年级学生全部集中到乡镇中心小学就读,学校只剩下一、二年级的学生。学校的其他5名教师先后调离,潘善吉毅然留下,成为大岩垌教学点唯一的一名教师。图为潘善吉老师将课外书分发给孩子们自由阅读。
岩垌教学点只有12名学生,其中一年级预备班(学前班)6人,一年级6人。每天除了上课,潘善吉还当起了“保姆”,细心地照顾孩子们的生活。他负责打水、切菜、生火、做饭,安顿孩子们吃上一顿午餐,忙碌了一个上午稍作休息后接着就开始了下午的授课。图为潘善吉老师在厨房里给排队等候的孩子们盛米饭。
潘善吉先后获得广西首届八桂优秀乡村教师、柳州市“龙城好园丁”、柳州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30余年时间里,他与大山为伴,甘愿忍受寂寞,将自己的青春默默奉献给仫佬族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图为潘善吉老师在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大岩垌教学点给孩子们上课。
潘善吉老师在厨房里洗菜,准备给孩子们做午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