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历史学家葛剑雄
汉网消息 3月3日,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全国政协委员、着名历史学家葛剑雄接受和讯网与汉网的联合视频采访时说,现在大家都很关心城市化、农民工进城等,很大的障碍是户籍制度的阻碍。户籍制度本身应该管理,但不应该跟现在基本的权益等同起来。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什么都跟户籍制度挂钩,这是错误的。
以下是访谈实录:
和讯网:葛老师,您今年的“两会”提案有没有给我们带来一些比较新的思路和想法?
[视频] 户籍制度应该改革 城市化要让农民工进城
葛剑雄:没有太多新的想法,我是主张“两会”的常态化,是每年要举行的,所以不同的年份可能我有不同的新想到的问题。今年我的提案有好几个,其中有一个我建议人大要及时提出宪法修正案。
比如现在大家都很关心城市化、农民工进城等,其实这里面有很大的障碍是什么?我们1954年的宪法明确的规定公民要居住和迁徙自由的,以后就取消了。实际上我们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民众已经在享受迁徙的自由了,但还不彻底,就是户籍制度改革还没有进行。
户籍制度改革的根据是什么?我认为应该通过宪法的修正案,恢复公民基本的权利里面这一条,公民有迁徙的自由。
和讯网: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农民工他们进城了,都已经工作了,但是他没有在当地居住、受教育这样的机会?
葛剑雄:户籍制度本身应该管理,不应该跟现在基本的权益等同起来。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什么都跟户籍制度挂钩,这是错误的,户籍制度本身是登记、是管理,所以这方面要改革。这方面改革要法律根据,法律根据最重要的就是宪法应该恢复这一条。
和讯网:在上海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目前有一些关于教育方面、资源方面的争论,还包括异地高考的看法?
葛剑雄:这些争论的本质责任就是中央政府,中央政府不应该把这个矛盾交给地方,应该它来进行必要的调节。比如教育,我们现在教育两方面:一方面是地方的经费,一方面是中央经费。地方经费当然必须考虑地方的基本利益,这是正常的,所以这个应该是中央政府来调节,而不是把这个推给地方,让地方制定计划。
另外,改革开放以后,不同的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协调和它本身各个不同的利益群体,它肯定存在利益冲突的,这不仅仅靠双方能解决,政府要起这个作用,这个作用政府没有很好的发挥。
和讯网:在当前形势下,政府除了法律方面的制定之外,在现实情况下还可以做哪些方面的工作呢?
葛剑雄:现在已经做了很多了,比如现在在老少边穷地区,比如现在全国对新疆,那不就是依靠中央政府协调的吗,上海、广东哪里每个包几个县,有这个制度安排,下面就好办了。如果没有这个制度安排,为什么上海要主动拿那么多钱到外地去呢?现在解决这些问题,也需要中央政府的协调。
比如有一些地方外地迁入太多的,中央要在资源上面得到保证,或者经费上面要转付。现在有一些地方已经这样了,就是义务教育,不要说大学,没有户口的外地来的孩子已经超过本地了,那你这个义务教育经费进了中央保证,为什么不进行经费支付转移呢,政府就要起这个作用的。我们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不是什么联邦制或者地方政府来界定的,中央为什么不负这个责任呢,所以很多问题背后实质是不同的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和争议,这个不仅仅要依靠它协调,所以否则要中央集权政府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