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理论体系宣教基地建设的要求,百泉镇经过深入加强理论宣讲基地建设。在近一年的宣教基地建设工作中,为充分发展好、利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教基地这一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平台,该镇积极探索理论宣传和教育的新路子,不断推动宣教基地的健康发展,推动该镇理论工作迈上新境界。
一、开拓阵地,利用各种媒体,营造浓厚的理论氛围。在面向基层的宣讲工作中,重视媒体的运用,着力实现多种媒体的互动,拓展受众,扩大覆盖面,增强宣讲效果。该镇充分运用村村通大喇叭等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和农村远程电教等手段,扩大宣讲辅导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二、创新形式,注重基层宣讲活动的实际效果。首先,在理论普及的思路上创新。把理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融入群众生产生活,与中央和自治区、地区精神相结合,与当地发展状况和干部群众思想实际相结合,在理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该镇提前与基地联系,了解基地近期工作重点、党员队伍的结构,了解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采取宣讲报告会、辅导课、座谈会、讲座、访谈等多种形式,将宣讲和交流互动相结合,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通过现场提问,现场回答,深入进行宣讲活动。其次,在丰富宣讲内容上创新。在抓好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经验教育的同时,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等重大课题,围绕基层工作的重点和热点,抓好现代经济、文化、科技知识的学习宣传,不断拓展理论工作的范围和领域,努力提高干部群众的综合素质。第三,在宣讲方法上创新。针对受众的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不同特点,在理论宣传的大众化、通俗化上做文章,不断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该镇各宣教基地充分运用广播、板报墙报、宣传栏、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单、悬挂横幅等灵活多样、通俗易懂、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扩大宣讲的覆盖面,把理论与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有机融合,强化宣讲渗透力度。
三、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基层理论宣传取得实效。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教基地更好地服务于该镇经济社会发展,该镇充分发挥好组织、指导、协调、服务作用。该镇不定期地组织广大群众到宣教基地进行面对面地宣讲辅导、调研和指导,通过开展经常性的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理论学习调研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宣教基地建设水平,努力使宣教基地成为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联系点和辐射点,成为理论工作者的教学基地和调研基地,在全省打响德州理论宣讲工作的新名片、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