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华,男,现年40岁,裕民县阿勒腾也木勒乡吉也克齐村村民,在一次农机作业中,左胳膊小臂被切除。2012年1月,被评为自治区转移就业先进个人。
为乡亲艰难创业,一心帮邻致富
李建华是吉也克齐村的种植大户,这些年,一直种植着几百亩土地。在一次不经意间,他想到吉也克齐村一直以种植玉米为主,而玉米是人们非常喜爱的食物,可有季节限制。要是能将玉米保鲜到春节前后上市的话。就可以翻几倍的利润。因此他感到市场巨大,特想开发这个利润丰厚的市场。这样就可以把夏季收获的鲜玉米保存10个月以上并且保鲜后的玉米鲜嫩如初。于是在2010年春,李建华就想投资100多万元在村上建鲜食玉米保鲜库,而此时不少村民都劝他说,干这事风险太大,弄不好会把多年挣的家底全赔上。知道左邻右舍的话都是好意,但性格倔强的李建华还是决定按自己的想法去干。于是在2010年5月共投资100多万元,建成了1000立方米的玉米保鲜库,其中210立方米的生产车间,300立方米的玉米加工场地。在播种季节,他将以往种打瓜的300亩地全部种上了水果玉米,同时,订购保鲜设备、建设保鲜库等工作也全面展开。每年一到7月中旬,李建华就雇60多人从事保鲜玉米的各项工作。从玉米棒的采摘、加工到包装,他都会严格把关。为帮助全村人共同致富,他便鼓励村民成立“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因为这是该乡第一个合作社,许多农户怕投入的资金有去无回,实在不敢冒此风险。为此,他努力说服村民,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2010年,一个由二十几人共同投资的合作社在吉也克齐西村成立。他们大胆的谋划协作、科学的劳作发展也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因此使许多村民从此走上致富路。
为诚信勇于承担,企业声誉见效益
2010年春天洪灾,裕民县大部分乡场受灾,因合作社地处阿勒腾也木勒乡吉也克齐村西村,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村队,村队大部分房屋成了危房。而玉米保鲜库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灾难。由于当时裕民县建筑人员缺乏,使保鲜库成了合伙人的头疼之事。为稳住民心,让合伙人安心,他便与当地多家建筑工队联系。但由于当时全县工程太多,许多工程队都是太忙,这下使得保鲜库一时间没办法筑建,便急坏了李建华。于是他通过各种渠道沟通、协商,终于和当地一工程队洽谈成功,预计当年8月10日建成,但由于众多原因,致使保鲜库于9月28日才完工。这样一来,使保鲜玉米收割期延迟了28天,而此时大部分玉米已经不能采收保鲜,只能采收最后一批保鲜玉米。为此这一年给合作社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给保鲜库与乌市经销商合作带来一道难题,他的诚实守信大打折扣。看到这一场景,急坏了李建华。他便多次往返于乌市,给经销商做工作,说明具体原因,最后与合作人共同决定,以低于市场供货价40%的价格签订了15万穗的供货合同,这一年保鲜库直接损失达30多万元。这一挫折没将他击倒,反而激发他的创业斗志,使他越战越勇。为了更好的发展业务,2011年4月,他特地邀请乌市经销商来保鲜库考察参观,经销商就实地参观内容给他提供了很多的宝贵意见,同时于8月签订了50多万元的销售合同,并达成长期合作意向。为玉米人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开拓了长期稳定的市场。2011年10月,裕民县邀请北京农博会专家一行到保鲜库参观,受到专家组一致好评,并以此为契机,与当地企业洽谈合作意向,给保鲜库提供许多可实施、有建设性的意见。专家组一行建议保鲜库抓紧“注册商标、绿色认证、QS认证”的办理,这样一来,使合作社有了自己的品牌。2月,他派专人到伊宁市考察并开拓市场,他带着考察人员走遍大街小巷,询问市场前景,做市场调查分析,几经努力,终于在伊宁市又开辟新的市场。也为今后保鲜库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很好的市场方向。为更好地在全疆打出品牌,李建华又带着自己工厂保鲜的玉米到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等地寻求销售商,全力构建自己的销售网络。2012年3月,乌市经销商为他保鲜库销售28万穗的保鲜玉米。从此合作社在业界声誉大增,各种订单纷至沓来,公司的效益蒸蒸日上。如今,经李建华保鲜的玉米在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都有经销商。“今年,我计划再扩大保鲜库的规模,力争为更多村民提供就业机会。”李建华说。
为明天继续奋斗,诚实守信常放心间
向往辉煌,辉煌体现人生;赞美辉煌,辉煌标志事业的成功;感叹辉煌,辉煌包含着茹苦的艰辛!用他的话说,经商最讲究诚实守信,这也是他带给合作社新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经营理念。
短短几年之内,李建华从一个农民发展到小型老板。取得这样的成就与他的务实肯干、敢干敢闯、平易近人、秉公守法、诚实守信密不可分。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企业,他始终坚持诚信经营、依法纳税,从未借故不缴或少缴税款,更未弄虚作假,偷逃税款。作为一个依靠自己双手先富的致富者,他始终不忘回报社会、回报家乡、始终惦记着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爱护员工,关心他们的生活。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上,只要他们遇到因难,他都及时去帮助解决。员工家中有婚丧嫁娶等大事小情,只要他知道必定到场。在工作中理解员工的疾苦,在待遇上向苦、脏、累岗位倾斜,尽最大可能改善劳动条件,营造和平共处工作环境,满足员工劳动保护的要求。经过多年的努力,他和全体员工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员工中享有很高威望。 李建华的经营之路向人们昭示着一种经营管理理念的成熟和成功,也向人们证明了一个创业者艰辛的奋斗历程。对于40岁的李建华而言,前行的路依然漫漫,荆棘与光明同在,机遇和挑战共存,但是有理由相信,他会一步步走得更好、更平稳,从而在经营管理中取得更好的发展,做的事业会像青松一样四季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