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民生活 > 关注农民 > 依龙镇:让贫困家庭妇女做“针线活”增加收入 返回首页

依龙镇:让贫困家庭妇女做“针线活”增加收入

时间:2017-05-06 06:15来源: 中国农民网作者:王洪德吕佳超收藏


新光村贫困家庭妇女做针线活

    本网讯 连日来,从黑龙江省依安县依龙镇新光村步入沿海城市大连市打工、成为大连海井服装公司技术科科长的苗红娟,分别在镇政府3楼会议室、镇文化站和农户家中,与全镇各村的妇女主任、贫困户家庭妇女进行对接,详细讲解和演示手工缝制半成品服装全过程及注意事项,至此,依龙镇将有300多名贫困家庭妇女加入到做针线活行列。
    今年37岁的苗红娟,土生土长在依龙镇新光村。15年前的2002年,苗红娟投奔先行来到大连市在一家冷库打工的两姨妹妹徐丹丹,加入到了在冷库做海鲜包装的工作。从2006年开始,碾转了几家服装公司,专做半成品服装针线活。2009年进入大连海井服装公司继续做针线活,由于心灵手巧表现出色,2011年进入该公司技术科,成为服装样品制作技术员,2012年被提拔为技术科科长,专门负责服装设计和样品制作。
    苗红娟所在的服装公司主营羊绒大衣,全部出口韩国和日本,在缝制羊绒大衣过程中,有些不便于缝纫机作业的工序,需要大量女工拿起针线,手工缝制才能完成,先后在望奎、九台等多地布点。
    2016年春节后,新光村党支部得知苗红娟可以将半成品服装邮寄到各地,让家庭妇女做针线活增加收入的信息后,立即电话联系到了苗红娟,说明家乡有大量妇女、特别是4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妇女,在家干闲,无所事事,很适合手工缝制羊绒大衣。性格开朗又眷恋家乡的苗红娟,很爽快地答应了来自家乡的请求,并立即付诸行动,在将半成品羊绒大衣发往家乡的同时,跟随返乡进行工艺指导。这一年,新光村吴凤华、张兰英、刘凤英、王亚香等3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妇女手工缝制羊绒大衣。这些农家妇女,或自己坐在家中,或三五个人凑到一起,不受时间限制,操持完家务,一有空闲,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随手拿起针线,就开始做针线活。快手,一天挣40多元,慢手,一天也挣30多元。这一年,新光村凡是做针线活的家庭妇女,多者收入六七千,少者也进账四五千元。
    依龙镇党委、镇政府通过调研,发现家庭妇女做针线活,是贫困户精准脱贫的好项目,便联系苗红娟洽谈协商,能否将做针线活项目从新光村扩大到全镇,吸纳更多的贫困家庭妇女加入到做针线活队伍中来,对来自家乡的呼唤,苗红娟的回答很简单:完全可以。“五·一”前夕,苗红娟带着几十件半成品服装,应邀返回家乡依龙镇,利用各种场合,手把手地将手工缝制袖口、领口、兜盖、前襟等针线活要领,说明白,讲清楚,通过点拨,妇女们对这一很简单的针线活项目,十分感兴趣,很愿意接受。
    据了解,苗红娟已经与大连海井服装公司达成协议,将满足依龙镇妇女做针线活所需半成品服装,确保全年有针线活可做。这样一来,依龙镇贫困家庭妇女将通过做针线活精准脱贫,生活水准较高的农家妇女通过做针线活其家庭收入将锦上添花。
    2016年在苗红娟指导下,就开始做针线活、收入颇丰的新光村贫困家庭妇女吴凤华,今年率先拿起针线,边缝制半成品服装,边描绘做针线活的好处,她无限感慨地说:“做针线活,不受时间限制,干完家务活,一有空闲,坐在家中,风不吹、雨不淋、日不晒,一年下来,就能拿到万八千快钱的收入,简直就是往手里塞钱。”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