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民生活 > 农民资讯 > “裸跑”的农用车也“伤人” 返回首页

“裸跑”的农用车也“伤人”

时间:2012-06-04 15:40来源: 作者:收藏

 

 

  本报驻邢台记者张会 武邢云 文/图

   一个多月来,王峰依旧未能从丧女之痛中彻底解脱出来。作为一名中学教师,他试图说服自己要向前看,毕竟生活还要继续。可每一次看到女儿留下的遗物,都让其想起女儿离开他的那一幕,悲痛不已。让他无法平静下来的还有,女儿的逝去,能否给频发的拖拉机等农用车交通事故敲一敲警钟,能否避免类似事故一再重演。 记者近来走访冀南农村注意到,较之过去,如今农村道路渐成网络,随着交通日益方便,除了一些必需的大型播种机械,越来越多的农民购买了农用车,比如拖拉机、三马车等,极大方便了寻常农家出行、耕作。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并未跟上,绝大多数的农村道路仅是一条路而已,再繁忙的乡镇村口也没有信号灯,没有标志标线等防护设施。而由此带来的尴尬局面则是,公路通了,路面平了,事故却多了……

  -8岁女儿被拖拉机夺走

  时间回溯至2012年3月23日晚19时,平乡县油召乡麦王庄村,王峰的8岁女儿如如(化名)在同村一村民家看说书表演。因人多嘈杂,如如在该村民家门口玩耍。悲剧很快发生,一辆满载沙子的无牌拖拉机疾驰而过,如如当场倒地不起。后经平乡公安局尸检鉴定,死者如如的头部、躯干及四肢处符合在钝性外力作用后形成胸腹腔内重要脏器、颅脑损伤所致的死亡。

  王峰告诉记者,事后拖拉机司机说,他看到小女孩时,距离已不足一米。拖拉机车头的前后轮子均碾压过后,拖拉机方停住。后据平乡交警调查,司机为平乡县油召乡后马庄村张某,55岁。当时,张某驾驶载物超过核定载质量的无号牌盐城22拖拉机,沿范庄至停西口村乡间道路由北向南行驶至上述地点时,与前方没有监护人带领的情况下在道路上行走的如如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如如当场死亡。张某因驾驶无号牌机动车载物超过核定载质量且未按规定确保安全行驶,在此次事故中负主要责任。

  案件发生后,张某被刑事拘留,随后被批捕。但此次事故给当事人造成的打击和当地拖拉机带来的安全隐患远未散去。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伴随8岁如如的离去,王峰一家人深陷悲痛之中。而根据当地百姓的介绍,张某驾驶拖拉机已有多年,数年前曾撞伤附近一村民,后伤者抢救无效死亡。根据王峰提供的现场照片,张某所开拖拉机前灯昏暗,且只有一个能亮。现场惨状难以用文字描述。 据了解,和张某所用的拖拉机一样,很多农村拖拉机等农用车都没有购买相关保险,一旦意外发生,不仅给受害方造成沉重打击,肇事方也要承担巨大的物质和精神压力。一场车祸甚至毁了两个家庭。

  -农用车交通管理存在断层

  随着近年来拖拉机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农用车事故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势头,类似张某的车辆在当地不算少数,所遗留下来的隐患也让许多村民唏嘘不已。“拖拉机前头撞人还好发觉,倘若是拖在车头后面车斗碾压着人,前面的司机几乎难以察觉。”当地一村民说,即便后面有人大声喊叫,由于车头发出“嘣嘣”声响,也不容易听得清。

  5月10日上午,记者从当地交警部门和农机部门了解到,拖拉机引发的交通事故虽然在绝对数量上不多,但从其引发原因和如何规避上确实应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记者获悉,类似事故发生的原因不外乎如下几种:机手重使用、轻保养,重效益、轻安全,擅自改装、超速超载、客货混载、酒后驾驶等。

  机手无证驾驶,没经过培训,技术及心理素质差,遇到紧急情况不能正确处理。机手存在侥幸心理,“黑车、非驾”一遇到交警或农机监理人员的检查,心虚紧张,手忙脚乱,易酿成事故。在田间道路的农用车交通管理上存在断层,农机安全监理力度不够。

  当地有关人士告诉记者,造成如如悲剧的原因主要在于司机的多拉快跑,安全意识淡薄。在分析人士看来,大多数拖拉机驾驶员在农忙时从事农机作业服务,农闲时主要从事运输,以增加收入来养家糊口,支付开销。为多挣钱,便对拖车擅自改装,如加高车厢栏板,加长车厢尺寸,换用大规格轮胎等。有的核定载货1吨的拖拉机拉到5~7吨,甚至10吨,这无疑会引起操作、制动困难,造成拖拉机失控,带来较为严重的事故隐患。

  -农用车交通乱象皆隐患

  前述王峰女儿被撞事故,只是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现状的一个缩影,无情地揭示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的严峻。以王峰所在村麦王庄为例,该村并不大,范平路(范庄至平乡)却穿行而过,该线路新近修整,车流量较大,摩托车、三马车、拖拉机,还有小型货车等各色车辆,时时飞驰而过。但是村街与范平路口并没有红绿灯或者减速带,从小在村里长大的孩子,面对危险早就习惯了。

  不止是麦王庄一个村庄,在冀南农村的绝大多数乡镇,即便车流量再大,也很难见到红绿灯等配套的安全设施。发达的交通道路成了“裸路”,交通安全靠的是自我意识。

  农村公路交通事故呈现的态势令人担忧。除了道路配套设施不完备,还有日益增多的农用车、摩托车等车辆。三马车、摩托车、拖拉机是农村最为常见的机动车,农村公路宽敞平坦后,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添置。以前泥路坑洼,想快也快不起来;如今路面硬化,车速自然提高,尤其是道路交通安全标志的“缺席”,让个别司机产生了“裸路就可以狂奔”的误解。普遍缺乏安全常识,遇到紧急情况处理不及,便引发车祸甚至灾难。

  另一方面,“裸路”不但令驾驶员开车随意,也使部分行人在路上无所顾忌。

  自然环境难以克服,但有些事故损失的扩大化与日常交通管理不到位密切相关。很多农民在路边摆起了地摊,或堆放农作物,家禽也被随意放养在道路周围。虽然农村机动车发展速度很快,拖拉机、农用车、摩托车拥有量极大,有些人只购买,不上牌,只开车,不要证,甚至购买价格便宜的报废车,有了故障不及时修理,势必会埋下事故隐患。

  再有,农村周边村里距离不远,乡里乡亲,熟人很多,农用车、摩托车在行驶中,两车相汇,碰到熟人便随意停车攀谈;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常常急刹车或者大转向”,其背后实则是对交通安全常识的漠视。 警力不足、管理缺位、道路复杂、安全意识不强,这些现实问题,让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面临严峻形势。保持农村公路真正意义上的畅通迫在眉睫,需有关方面思考和探索。

  -如何消除拖拉机道路交通事故隐患?

  当地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由于诸多因素和行业特点不同,农机监理与公安、交通部门的管理模式存在显著区别。公安、交通部门拥有国道检查权,上下一条线管理模式;而农机监理机构则是一大片管理模式。因此,要扭转拖拉机道路安全检查力度不到位的局面,单靠农机部门积极宣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成为政府行为,公安、交通、农机部门要加强协作、形成合力。

  有关方面建议,对农村道路进行全面排查,特别是要重点清理事故多发地段和黑点路段的交通标志是否科学和完善。通过集中排查、采取增设标志标牌、划设标线和设置减速带等方式,逐步完善道路的交通标志、标线、安全防护设施,从而消除因交通设施不完善而造成的事故隐患。

  还要加强路面监控,从严查处超速、超载、酒后开车、无证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对达到报废标准的车辆坚决进行强制报废,集中警力对农用车参与载客行为进行重点打击,将各种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同时,拖拉机年度检验时,严格要求,不徇私情,严把检审质量关。拖拉机驾驶员培训办证时,严把考试和办证关、落实责任、相互制约,不经培训不允许参加考试。作为农机管理部门要积极探索建立示范创建活动的长效机制,加强宣传,强化措施,营造机手人人皆知,个个遵章守法保安全的浓厚氛围,这样,才能消除事故隐患,保障农机安全生产,使机手真正增收致富。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