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发生内涝后,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下江屯的积水一直没有消退。近日持续的强降雨,造成该村庄洪水水位不断上升,多个村民家中遭水淹。村民们称,造成村里内涝的原因,是高速公路通过的地方,把村里的排洪口给堵住了。他们多次向六圩镇政府和高速公路项目部反映情况,一个多月过去了,都没有得到解决。


救援人员用橡皮艇将被困人员安全转移。记者 蓝锋摄
5月28日发生内涝后,河池市金城江区下江屯的积水一直没有消退。近日持续的强降雨,造成该村庄洪水水位不断上升,多个村民家中遭水淹。6月27日,河池市多个部门联合行动,转移了该屯受困的28名群众。
内涝被指与修路有关
2009年,河池市六宜(六寨至宜州)高速公路动工建设。按照规划,六宜高速公路经过河池市金城江区六圩镇侧洞村下江屯,目前道路已经建成。令下江屯村民不解的是,以前从未出现过内涝的村子,在2010年雨季出现了内涝。今年5月底,同样的情况依然出现,而且情况比去年更为严重。
6月27日,记者在下江屯看到,六宜高速公路将整个村子分成了两半,村子的低洼处都已经被洪水淹没,农作物受灾严重。洪水最深处有3米左右。村子里除了处在高处的13户村民没有被淹,处在低处的19户民房都已经被洪水围住。被淹得最严重的两户村民家中,一楼积水齐腰深。另外,高速公路下供村民通行的涵洞,也被洪水淹没到膝盖。进村的道路已经被洪水淹没。
下江屯的村民兰建国说,在修建高速公路以前,村里从来没有出现过内涝。2010年,村里的内涝出现过几天,造成了当年所种的庄稼颗粒无收。今年5月28日,村里再次出现内涝,而且一直没有消退。随着下雨的增多,到了6月11日,洪水就淹进了他的家中。
村民们称,造成村里内涝的原因,是高速公路通过的地方,把村里的排洪口给堵住了。他们多次向六圩镇政府和高速公路项目部反映情况,一个多月过去了,都没有得到解决。
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来到排洪口处。积水很深,排洪口被堵的情况无法看清。
多部门配合转移村民
由于持续下雨,水位不断升高,6月26日,已经有部分村民自行搬离了自己的家中。当天上午,河池市金城江区组织民政、水利、防汛、国土、住建和该区高速公路指挥部等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处置方案。
6月27日上午,金城江区多个部门联合行动,将部分受困仍呆在家中的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
一名消防人员介绍说,在救援人员到场时,屯内还有28名群众未转移,他们多是行动不便的老人。在掌握村民被困情况后,消防、应急办、水利等部门人员,分乘4只橡皮艇进入屯内,对人员进行转移。由于橡皮艇每次乘载人员最多八九人,不少群众在转移时还携带电器、粮食等物品,再加上3名负责搜救的人员,所以橡皮艇每次往返仅能搭载三四名群众。
整个转移工作持续了4个多小时,到下午3时,顺利将滞留屯内的28名群众安全撤离,其中包括16名老人、2名孩童。
27日下午5时,记者在下江屯采访时,仍有金城江区政府的一艘橡皮艇和几名工作人员在帮助村民转移物品。一名村民提出搭乘橡皮艇返回家中喂养牲畜,出于安全考虑,工作人员拒绝了他的要求。
解决内涝问题仍需时间
记者从金城江区有关部门了解到,此次内涝造成下江屯水稻、玉米、甘蔗等共计137.45亩农作物被淹,预计98%绝收。有13户村民住房的基础受浸泡,有4户村民住房进水,其中两户住房基础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沉、开裂;另外8户村民的房子,水位距室内地平面仅有20厘米。
随着内涝水位不断上升,从6月18日起,供电部门已停止了该片区的供电,造成下江屯32户100多人的生活用电、自来水供应中断。
六宜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总经理助理吕青说,目前还无法确认下江屯内涝是否与他们相关,因为在该屯附近,还有一个混凝土加工厂。但是,他们将主动赔偿受灾群众的损失。
“去年专家的处理方案不奏效,等洪水下退后,我们将采取新的方案整治。”吕青说,六宜高速公路开工后,2009年和2010年下江屯都没有出现灾情。2011年发生内涝后,工程建设指挥部请来了水文勘察院的专家来出方案解决问题,由于地下河看不见,专家也只能凭经验来处理,没想到问题依然存在。由于目前的积水过多,已经不能使用抽水机将洪水排出,只能等到洪水退去后,才能重新勘察制定新的解决方案。工程建设指挥部将先支付19户受灾村民每户1200元现金,让他们暂时到外面租房住。
记者从金城江区相关部门了解到,六宜高速公路工程指挥部承诺的款项,每户已经落实了1000元,剩下的部分也将很快落实。金城江区政府已经为受灾群众找到了4个临时安置点,解决受灾群众的住宿问题;政府还将每天向受灾群众运送饮用水,解决群众饮水困难,并协调相关部门做好救助资金的发放工作和损失理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