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民生活 > 农民资讯 > 看雪域高原如何养猪种菜——2012年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贯彻落实“ 返回首页

看雪域高原如何养猪种菜——2012年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贯彻落实“

时间:2012-07-05 17:15来源: 作者:收藏

  本报记者 宋国刚
  6月24日至28日,2012年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年会暨贯彻落实“走转改”异地采访活动,在西藏自治区举行。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涉农报纸记者深入自治区林芝、日喀则等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畜牧养殖基地等,近距离感受西藏的发展变化,目睹了西藏自治区和平解放61年来的沧桑巨变。
  西藏自1951年和平解放以来,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专制走向民主,从贫穷走向富裕,农牧业快速发展,农牧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牧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下面就请跟随记者的脚步走进西藏。
  规模养殖见效益
  西藏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现有草地总面积12.3亿亩,各类牲畜年末存栏2185万头(只、匹)。西藏自治区坚持“控制存栏、加大出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总体方针,调整优化畜种、群结构,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呈现新的变化。截止2011年,在牲畜存栏比1978年少164万头(只、匹)的情况下,全图肉、奶产量分别达27367万吨和31.35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4.9倍和2.4倍。
  在内地,各类散养可能被看做新闻,而在西藏,因为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生活、生产习惯,流水线式的规模养殖是新闻。
  西藏林芝尼洋河养殖有限公司创立于2004年,拥有约克、长白、杜洛克等优良种猪,2001年出栏肥猪12408头。公司目前已成为林芝地区规模化商品猪生产基地,2009年度列为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
  据公司总经理王利湘介绍,目前公司采取规模化养殖和订单式养殖相结合的方式,向当地牧民提供仔猪和养殖技术服务,带动扶持当地牧民转型。目前带动当地农牧民种植玉米40000多亩,年产值5000万元,养殖户均年收入为1.5万元,为当地农牧民增收开辟了新的途径。
  王利湘说:“养殖场地处高原,疫病相对较少,但问题主要表现在,因氧气含量少,生猪情绪烦躁,容易互相撕咬,目前因为打架死亡的占到总死亡量的50%以上。”
  对于将来,王经理表示,逐步完善供销体系,向拉萨、成都等大城市供应质优价廉的生猪产品。
  国有林场焕新颜
  西藏自治区共扶持和培育了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地(市)级龙头企业80家,扶持带动农牧户3万多户,农畜产品订单额超过1.5亿元,带动农牧民增收3亿多元,适度规模经营、产加销一体化等现代农牧业经营模式正在逐步推广。
  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农场是国有重点农垦企业,创建于1960年,前身为西藏军垦建设师四团。农场位于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交汇处,平均海拔2860米,全场人口640人,是福建省龙岩市的对口援建单位。2012年1月,被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确认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
  今年6月8日,该农场开通了官方网站,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对农场进行全方位的介绍,更加快捷地扩大农场拥有的“嘎玛”品牌的整体社会影响力。目前农场拥有嘎玛水电站、大峡谷酒厂、综合养殖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西藏林芝风情大酒店、优质水果良种繁育基地、苗木资源驯化基地等十几个项目,现已发展成为西藏最大的水果种植和水果苗木繁育基地。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