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民生活 > 农民资讯 > 失独父母之痛:不怕死 怕无人养老无人送终 返回首页

失独父母之痛:不怕死 怕无人养老无人送终

时间:2012-07-30 13:37来源: 作者:收藏

  摘要: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穆光宗总结,无人养老,无人送终,是很多独生子女夭亡父母普遍担忧的残酷现实。而入住社会养老院又面临着重复的刺激与伤害。“如果我们不解决好这个问题,就是对人民的不负责任。”7月16日,国家计生委原巡视员、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原理事长苗霞说。 

失独父母之痛:不怕死 怕病了死了没人管

  一位失独母亲在网上纪念馆给儿子送完午餐哭了起来。儿子去世后,家里已失去欢乐。 

失独父母之痛:不怕死 怕病了死了没人管

  一名失独母亲,举着她写给女儿的书《你曾来过》,背后是女儿的钢琴和画像。 

失独父母之痛:不怕死 怕病了死了没人管

  一名失独父亲,满是皱纹的手里,捧着儿子小时候玩的玩具。 

失独父母之痛:不怕死 怕病了死了没人管

  儿子生前送给妈妈的生日贺卡,小老虎依偎在大老鼠的怀里。儿子属虎,妈妈属鼠。 

  失独父母,这一曾被忽略的群体,正在进入公众视野。 

  他们,大多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赶上八十年代首批执行独生子女政策,人到中年遭遇独子夭折。专家估算,我国至少有100万个失独家庭,每年新增失独家庭7.6万个。 

  北京市计划生育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5月,北京失独父母人数为7746人,其中农村1269人,城市6477人,“这一人群年龄偏大,精神和身体状况欠佳,有一定的生活困难”。 

  记者调查,这些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光荣一代”,除了丧失爱子的孤苦外,如今更担心疾病、养老等一系列现实难题,但相关帮扶、保障体系滞后。 

  如何为这一群体提供有效的帮助,如何接手他们原本寄希望于子女身上的未来,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待解的课题。 

  ■ 北京措施 

  7月20日,北京市计划生育协会表示,针对失独家庭的帮扶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政策帮扶,包括给予每人每月200元的扶助金,直至亡故为止。同时可享受特别扶助的,按较高标准执行。二是精神帮扶,即以“亲情牵手”项目为载体的亲情抚慰。2006年开始,北京市人口计生委、计生协在全市范围开展了生育关怀亲情牵手活动,鼓励大学生、部队官兵等青年群体,与失独家庭结为国策亲戚,为他们提供精神慰藉和亲情抚慰。 

  此外,“暖心计划”以独生子女死亡家庭为目标人群,为其提供养老保险、疾病身故保险、意外伤害身故保险、意外伤害医疗保险、残疾保险、烧伤保险以及女性重疾保险,重点解决这些家庭的养老和医疗困难,真正保障了这一人群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同时,安康计划和服务计划与暖心计划相配套,对于没有发生意外理赔的家庭提供体检等服务,最大限度加大保障力度。 

  “儿子,好好看家,我们出去玩儿啦!” 

  房间空荡,整洁,甚至像宾馆一般一尘不染。 

  “儿子,我们回来啦!” 

  房间依然空荡,整洁,甚至像宾馆一般一尘不染。 

  董毅去世14年了。 

  心中难过时,董毅父母会离开北京去旅游。每次离开和返回,都会对着空荡荡的房间打招呼。 

  习惯以“某某妈妈/爸爸”相称 

  孩子离开后,董毅的妈妈通过网络,结识了许多同命相怜的家庭。北京的几家时不时聚一聚,“我们的痛,旁人怎么能了解?”尚未坐定,几位失独母亲的声音颤抖起来。 

  她们习惯以“某某妈妈/爸爸”相称,很少提及姓名。 

  “别人这么叫我们的时候,就感觉孩子还在。”57岁的“小男妈妈”,随身总带着一块手帕,“不知什么时候眼泪就流下来了。” 

  “董毅妈妈”挺羡慕“小男妈妈”,“孩子是因病离开的,好歹陪着走完了最后一程。” 

  1998年,20岁的董毅在去同学聚会的路上遭遇车祸,没有留下一句话。 

  “小男妈妈”也会羡慕“董毅妈妈”,董毅去世后,骨灰放在家中,“可以天天守着。” 

  小男去世后,很快入土为安。6年过去,每当刮风下雨,“小男妈妈”还有止不住的泪,“他一个人在荒郊野外、日晒雨淋,我心疼啊。” 

  64岁的“孙萌妈妈”,家境富足的她曾一心想为女儿创造更好的未来。 

  突如其来的疾病夺走女儿26岁的生命,前半生幸福清零,悲痛填满生活。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