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民生活 > 农民资讯 > 义务修路三十年,小伙已是花甲翁 返回首页

义务修路三十年,小伙已是花甲翁

时间:2012-08-24 11:31来源: 作者:收藏

姓 名:庞洪海
年 龄:62岁
籍 贯: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辛店镇王林村
特 征:
  他脚蹬一辆三轮车,车上装着扫把和铁锨,只要看到路不平,就停下来修补,且不要一分钱。30年来,他已经从年轻的小伙儿步入花甲之年,却仍修路不止。
  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有这样一位农民,他脚蹬一辆三轮车,车上装着扫把和铁锨,只要看到路不平,就停下来修补,且不要一分钱。30年来,他已经从年轻的小伙步入花甲之年,却仍修路不止。这就是该县辛店镇王林村庞洪海。
义务修路30年
  步入王林村里,虽然路面大都为土路,却看不到明显的坑洼路段,稍微低洼的地方,都被填上了渣土和碎瓷片儿,显得平整而结实。“这都要归功于老庞的付出,从30年前到现在,他一直免费修补全村的路。”王林村党支部书记张仁海说。
  今年62岁的庞洪海,虽已过花甲之年,但是看上去要比同龄人年轻许多。黝黑的皮肤、满手的老茧,这些年不间断修路,也造就了老庞健康的体魄。但是面对记者,老庞显得有些拘谨,不愿讲述修路的事,他认为自己做的这个事是小事。
  “村里、村外的道都是土道,经过车辆辗轧,变得坑坑洼洼不好走,遇到雨雪天气,根本无法通行。能不能让路况变得好一点儿呢?”30年前,庞洪海抱着这个朴素的想法,买来一辆三轮车,带着铁锨、铁镐、扫把等工具,开始义务修路了。
  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每天凌晨四点钟,庞洪海都准时起床,骑着三轮车,带着工具,在村内、村外巡路,发现路面不平,下车就修补,往往一干就是一两个小时。
用坏铁锨11把
  庞洪海修的路有个特点——中间高、两侧低。“这样阴雨天路面就不会积水。”庞洪海说,遇到阴雨天,他总是撑着雨伞到路上看护,“就怕大型车辆路过,轧坏路面。”
  30年来,庞洪海就像个巡路工,看见路面不平,就去填平夯实,光铁锨就用坏11把。“他修路这么多年,没跟村里要过一分钱。”村支书张仁海介绍,2008年春,村西的小桥坏了,庞洪海就从自家拿出钱,买来砖、沙子、水泥,一个春天就把桥修好了。“我们提出给他报酬,他却执意不要,还说村里也困难。”
  庞洪海义务修路30年,到底图得个啥呢?“就是让过路的人减少麻烦,让大家走得舒服些。”庞洪海说,“一个人做点儿善事是应该的,这样活得更充实、更开心。”
“战线”不断拉长
  这些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的道路发生着巨变,柏油路、砖路、水泥路,农民的出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然而此时的庞洪海,并没因此停歇下来。
  “刚开始,他只是修本村的路,后来逐渐拉长‘战线’,还修邻村的;不仅修本乡镇的,还修外乡镇的;不仅他自己修,家人也帮着修;不仅农闲时修,见到坑洼路就立即修。”张仁海介绍,30年来,在周边乡镇,经常看到庞洪海忙碌的身影。
  “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有奉献精神,非常值得年轻人学习啊。”“60多岁的老人,每次要一锨一锨地往坑里填土,真不容易。”听说记者来访,很多村民纷纷赶来,要求一定要给庞洪海好好报道,“老庞修的不仅是路,留下来的还有精神。”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