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民生活 > 农民资讯 > 把最不喜欢的事做成了事业 返回首页

把最不喜欢的事做成了事业

时间:2012-08-24 11:31来源: 作者:收藏


本报记者 刘英 实习生 于克瑶
  很多人都说,最好的人生就是把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作为事业,然后努力地去做,并享受其中的过程。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本文主人公没有做成自己最喜欢的事,却被人生中不断出现的苦痛、挫折一步步推到了原本并不喜欢的农资行业。面对现实,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塌下心埋头苦干,终于做成了一番事业。面对记者,他用亲身经历表明了自己面对挫折的态度——解决问题的办法总比困难多,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过不去的人。
一次次摔倒一次次爬起
  高中毕业后,我不甘心在家务农,看到周围做海水养殖的人特别多,我也就包了几百亩虾池。可自己的运气却没有别人好,一场海啸冲垮了我的致富梦。
  转眼就到了1992年,俗话说“九月十月,虾肥蟹壮”,当时已快到十月份了,眼看着丰收在望,虾就要能卖钱了,我心里真美啊,晚上躺在床上,没事就算自己能赚多少钱。可突然间来了一场海啸,把虾池全冲了,不仅即将到手的钱全没了,还赔了一百多万。
  这场打击对我来说太大了,但我一点也没灰心,想一定要东山再起。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每天都在琢磨怎么办,怎么继续做生意。
  我们这里种葡萄的人特别多,一般都是往东北、温州等地销,需求量很大。看到这个不错的商机,我想,不妨种些葡萄试试。说干就干,我包了十几亩地,开始种葡萄。现在想起来,那已经是1994年的事情了。
  我是一个特别执著的人,对这十几亩葡萄我特别上心,每天都泡在地里看葡萄的长势情况,还生怕葡萄得病,总是早早就做预防。我其实不懂技术,也不知道有病该用什么药。第一年的收成还不错。
  可第二年,葡萄开始大面积得病。起初不知道是什么病,到农资店里买农药,也不知道买什么能治。有人说是霜霉病,有人说是白粉病,我就急忙买回药喷上。可能是用药不对症的原因,农药损伤了植株,而且大量烂果。眼看着一季的劳动果实付诸流水,我心里那个悔啊!
  当时,周围也经常出现老百姓用药过度或失误,引起药害,造成农作物损失的事情。我们乐亭有几十万亩的葡萄,品质很高,都是个大色好,每年都有因为不会科学使用农药、化肥;或者乱用农药、化肥;甚至用假乙烯利、假化肥,导致严重后果的事情发生,多少果农都忍着心痛“磨刀霍霍砍葡秧”啊!
  想到这里,我下决心,要去好好学习农资方面的专业知识,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农民找到好的产品,帮他们学会更好、更实用的种植技术。
最不喜欢化学却做起了农药
  要学知识,就得重新上学,当学生。于是,我上了农广校,还报名函授农业大学,拜了好几个老师做学生。
  本来我以为自己从小是个好学生,现在重新开始学习应该不难,可没料到,一开学,我就碰了个大钉子。
  我从小到大,别的功课成绩都不错,唯独化学不好。什么原因,自己心里明白,就是对化学压根都不感兴趣。对于像我这样化学基础几乎为零的人,要从头开始学习农药、化肥的含量及使用,真可谓是难如登天。
  但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帮农民找到适合自己用的好产品,我硬着头皮从背元素周期表开始,硬是把这块硬骨头啃了下来。我不仅知道了一种化学产品都是什么含量,甚至还慢慢地学会了怎么调配一种新产品。
  毕业后,我得到了农艺师资格,也和几位老师都建立了非常好的联系。一有疑难问题,我就向他们请教;我还订阅了很多专业类的报刊,学会了上网查找新产品、新技术。慢慢地,我感觉自己对农资不怵头了,兴趣也越来越浓了。
  懂了技术,自己心里有了底,就想开始干起来,迈出做农资的第一步。
  1998年,我在镇上开了一个专门卖农药的门市部。那时候,很多经营农药的门市部都没有名字,我心想自己既然下决心做这个行业,再难也要做下去的,将来还要把这个门市部做大,所以一定得起个名字。左思右想,就叫“建荣门市部”吧。
万事开头难,做起来就顺了
  门市部开业了,头几天就有很多人来问:“某某病怎么治?”“某某症状是什么病?”还有人专门跑来拿着病叶子给我看。有的病用一种药能治,可有的是多种病混合得的症状,我就自己配药,先免费给农户药,用的好就再来。
  刚开始做的时候,特别难。这个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凭什么让老百姓买你一个陌生人的产品呢?为了稳定客源,扩大自己的影响,我想了好多办法,也应对了很多难题。有一个村是苹果树专业村,几乎全村都种苹果,种植面积相当大,我自己去村里先后推广过好几次也得不到村民的信任。后来,有一个人专门上门找我,对我说,如果用好了我的药,他就负责让全村人都用我的产品。但前提是在苹果生长过程中不能出现一次病害,否则不但不帮我推广,买药的钱分文不付,还得赔他全部的苹果损失!面对这样一个残酷的赌注,我一咬牙,说行。因为,我把这个赌注当成了一个挑战!
  等和这个人一起去地里勘察情况时,才发现这个挑战真的很严峻——10亩地的苹果去年烂了一多半,为此,他一直欠着别人的药钱,就是不给。看着眼前的情景,看着那人似乎故意捣乱的面孔,我坚定地说:“没事!我帮你!”以后的日子里,他来一次,拿一次药,赊一次钱。我也根本没向他要,只是把拿药次数和钱数写在一个单子上,留作今后对账。对他的地,我也一点儿没含糊。他每次打药我都跟着去地里,还帮他找了好几次专家去地里现场诊治。
  朋友、家人都为我捏了把汗,如果秋后苹果有一点病害,我就得全赔——10亩地的苹果价值20多万元呢,当时我的全部身家也没有20多万。可当时自己胆子也大,心想,反正失败过一次,我不怕!等到收获的那一天,我和他一起去地里看苹果。因为我们的这个约定在周围七里八乡都出了名,就引起了好多人都来观看,在众人的见证下,10亩地除了喜鹊啄的,只有一个烂苹果!全村人都轰动了,大家都对我刮目相看!
  万事开头难,做起来就顺了。从那之后,门市部的生意越来越好,有了很多老客户,自己也不断进一些新产品。慢慢地,我就做成了县级代理。但这小小的成绩都是建立在我的辛苦、付出的基础之上的。刚开始做批发的时候,四点多起床,五六点就走,给村里送货,根本吃不上饭。我和司机俩人开着三马车往各个村里跑,真是“刚睁开眼就能跑一圈”,我一边送货,一边讲解、介绍,一直到下午3点多回到家才能吃上一天里的第一顿饭。但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很多知识、认识了县里、市里,甚至省级的很多植保专家,更慢慢扩大了自己的市场。
  农药渐渐做得熟了,之后我又开始做肥料、种子,一步步地积累到现在,我现在是乐亭县里比较大的农资经销商之一,每年利润超过百万,还有一个直营店。
越来越爱这个行业
  这些年,我在回想自己十几年的奋斗历程的时候,常有很多新的感悟。我起初不喜欢化学,但现在却越来越喜欢化学;以前是为了生计开始做生意,但现在做生意是喜欢农资行业,并且越来越觉得这个行业很有趣,能够体现一个人的生存价值。
  我和自己的经销商、顾客的关系都特别好,已经不仅仅是销售与客户的关系,而都成了朋友、亲人。心里有多少我都告诉别人,从来不保守。因为我知道一个人做不了太大的事情,知识经验要毫不保留地告诉别人,别人才会信任你。要让客户学会少投入多产出,怎样用低成本得到高收入。
  前不久,石家庄灵寿的经销商来我这里的时候,特地拿来自己种的瓜果给我吃。当时,我嘴上吃着瓜,觉得像蜜一样甜。而且这些经销商们拿货的时候,不仅当场给现款,并且不讲价,让用什么产品就用什么。我知道这都是源于我们长期建立起来的感情和信任。也正因为如此,我才不能对不起他们,对不起这份信任。
  我给自己的经销商,也就是会员建立了一个数据库,绝对不允许串货砸价。我认为要靠品德才能维护市场,串货砸价只能两败俱伤,而最后受损的还是农民。
  在经营过程中,我深深地明白,缺少了实用的产品和技术,农民就不可能致富。因此,为了让农民能从各方面得到最新、最实用的农技知识,我给自己的顾客建立了一个短信平台,定期定时发送最及时的农技知识、鉴别产品的方法等。我还和县广播电视台合办了一个栏目“空中课堂”,从2005年至今,请老师在电视台上讲课,根据农时农事农情,讲农作物的栽培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每天都播,几年下来,几乎成了全县农民每天必看的栏目。虽然为此,我一年为此就投入7万,但我觉得,能让农民获得一些知识,不走我之前走的弯路,值!
胸怀更大的梦想
  一晃,做农资已经十几年了。我觉得这些年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现在眼界也宽了,我有了新想法,要做农业产业一体化!
  现在我只是在做农资,只是把农资销售给用户。如果我能够提供种子给农民,然后做农产品回收,接着做农超对接,把农药、化肥、种子做成一个链条,进行产业化管理,这样一来,中间的环节少了,农民就可以少走弯路,少用劣质农资,不但不愁销路,有固定的收入,还能够良性地带动这个社会经济向更好地方向发展。
  我现在已经开始从种子开始做实验了。希望在若干年后,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记者后记
  8月7日,天晴了。刚刚经历一场特大洪水袭击的唐山市乐亭县稍稍喘了口气。2号到3号连下的两场大暴雨,让大半个乐亭县陷入汪洋,受灾人数达到40万人。记者来到位于乐亭县城关平大路的建荣农资有限公司时,只见门前停着好几辆车,办公室内有十几个人围在一起谈论着什么,煞是热闹。记者上前了解,原来这些都是“建荣农资”的客户,他们有的是拿着农药瓶来退药,也有的是拿着被洪水泡过的西红柿秧来找药,这期间,电话铃声还不断响起凑热闹。刘建勋一会儿给来退药的无偿退钱,一会儿帮着找抗涝的药,一会儿还得接电话,忙得不可开交。
  “公司其他的员工呢?”面对记者的疑问,刘建勋一边擦去脸上的汗水,一边说,这场洪水让全县的种植户都受损严重,很多农作物都被冲了,有的农户干脆把没长成的蔬菜的枝彻底拔了,他们说这季也用不着农药了,所以就来退药。“凡是来退药的我肯定退钱,不能让农民多受损失。”“也有一些灾情不太重的地区,我们公司正在积极派人到各处去指导农民,教他们受涝灾后怎么补救,怎么用一些抗涝产品来预防,客户们都非常感激。”
  这场洪水让刘建勋也蒙受了不小的损失,但记者相信,像他这样有梦想敢于去做、心存善勇于付出的人,任何困难都会过去,一切梦想都能实现!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