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民生活 > 农民资讯 > 一个平山农妇的孝道“编年史” 返回首页

一个平山农妇的孝道“编年史”

时间:2012-10-31 10:18来源: 作者:收藏

本报记者 静冬 文/图
    44岁的丁建婷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因孝心可鉴,她在三里五屯几乎是家喻户晓。
    从小到大,也许是命运多舛,她伺候过身边的好多人。村里人掰着手指头跟记者一一数来,这些年她对邻里的照顾不算,至少赡养伺候过6个老人,有自己的母亲,婆婆、姥姥和两个舅舅,还有现在多病的义父等。
    有人开玩笑说,一个丁建婷,顶上一个养老院。
    这个发生在平山县孟家庄镇六西岸村的故事,或许是一部特别的尽孝“编年史”。在这个太行山深处的小村落里,她用行动向世人默默地证实着中华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

1
“我不能让我妈遭一点儿罪”
(1993-2012年 母亲瘫痪在床19年)
    2012年8月20日,丁建婷送走了瘫痪在床19年的母亲。白事上,村民们不断地安慰着哭肿了双眼的她说;“你就别太难过了,老人活着的时候你伺候得那么好,老人这一辈子也值了。”
    母亲是在1993年因脑血栓病倒的,这一躺就是19年。翻身喂饭,接屎接尿,每天丁建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母亲。“母亲这辈子很不容易,我想只要她活着,我就不能让她受一点罪。”说起母亲,丁建婷不禁潸然泪下。
    往事不堪回首,1978年丁建婷10岁。就在这一年,父亲因意外事故撒手人寰,撇下了她和14岁的哥哥还有7岁的妹妹与母亲相依为命。风雨飘摇,一个农村妇女拉扯着三个孩子的日子有多艰难,是可想而知的。
    也许是生活磨难的历练,小学毕业时的丁建婷和同龄孩子相比显得懂事得多。“那时候,家里三个孩子上学,地里的农活只有我母亲一个人苦苦撑着。后来我决定辍学帮家里干活,让哥哥和妹妹继续上学。”回忆起往事,丁建婷不免心酸。
    丁建婷十几岁时就已成了家里的“顶梁柱”,里里外外和母亲一起操持着。让丁建婷欣慰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子也一天一天地好起来:哥哥大学毕业后有了工作,妹妹也成了家。

2
“姥姥、舅舅都愿意让我伺候”
(1995年 送走了姥姥,随后又送走了大舅和二舅)
“母亲走时还不到70岁,母亲不如我姥姥命好啊。”丁建婷说,1991年的时候,她刚成家不久,年迈的姥姥有些行动不便,说愿意和她生活在一起,于是她就把姥姥接了过来,一直伺候到老。1995年,姥姥在80大寿之后,寿终正寝安然辞世。按照当地的习俗,这么大的年龄算得上是“喜丧”。
    姥姥出殡那天,丁建婷依然哭得死去活来,因为她割舍不下她和姥姥一个屋檐下积淀下的那份深情。
    姥姥走后,大舅和二舅相继得了脑血栓,也纷纷在丁建婷家养过病,她都是照顾得无微不至。“他们都愿意来我这儿住,而且逢人就夸我懂事,这是我的福气啊。尽管伺候他们很辛苦,但是我也愿意。我总是觉得,能为别人做些什么,心里特舒坦。”丁建婷说,让她遗憾的是,大舅和二舅最终都没能战胜病魔,在1998年前后,相继过早去世。
    在六西岸村,丁建婷的孝道是有口皆碑的。“她有颗菩萨心肠,别说家人和亲戚,就连街坊四邻都跟着沾光。谁家有啥事需要帮忙,她二话不说准去。尤其是老人或病人需要照顾,她就跟自己家的事儿一样。”一位村干部打比方说,一个丁建婷,几乎快顶上一个养老院了。
    记者采访当天,丁建婷正在给三妹妹董俊婷伺候月子。

3
“再苦再累,我相信我能挺过去”
(1978年至今 义父一直多病,2012年春婆婆病故)
    三妹妹董俊婷是丁建婷母亲再嫁后生的,如今母亲走了,68岁的“义父”董吉怀成了丁建婷身边唯一需要照顾的老人。
    1980年,董吉怀和丁建婷母亲结合后,身体一直不好,几乎干不了体力活,家里的农活主要靠丁建婷和母亲。后来,因肝硬化加重,董吉怀几乎不能生活自理,丁建婷默默地担负起了照顾义父的担子。随着年岁的增加,董吉怀又患了白内障和肺气肿,除了给老人求医问药,每日伺候的负担也在日益加重,但丁建婷没有丝毫怨言。
    其实在送走母亲前不久,丁建婷刚刚送走了婆婆。今年4月20日,瘫痪了4年的婆婆,也因脑血栓去世了。“都说婆媳难处,可我一点也不觉得。婆婆活着时拿我当亲闺女似的,我拿婆婆也当亲娘一样待。”丁建婷说,婆婆在时,她经常给婆婆洗脚。婆婆有啥心里话,也愿意和她说。
    屋漏偏逢连阴雨。2010年12月,丁建婷的丈夫张蓝明,因外出干活不幸摔伤,导致腰部脊柱炎,生活不能自理。为此正在古月镇上高一的儿子不得不辍学,和母亲一起支撑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家里只有22岁的大女儿,靠勤工俭学在省城上幼师。“再苦再累,我相信我能挺过去!”丁建婷说,每天早晨起来她都要看看太阳,那样她就会感觉浑身有力量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