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民生活 > 农民资讯 > 泉州市民族乡村形成“一村一品”产业格局 返回首页

泉州市民族乡村形成“一村一品”产业格局

时间:2013-10-20 15:18来源: 未知作者:醉梅收藏

  丰泽区大坪回族社区种植200亩"大坪小白菜";德化县龙门滩镇大溪畲族村种植茶叶;晋江市陈埭镇7个民族村以制鞋产业为主……近日记者从泉州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了解到,目前全市民族乡村基本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

  我市是沿海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现居住着回族、畲族、蒙古族、满族等53个少数民族,有1个民族乡(百崎回族乡)和48个民族村(社区)。目前我市民族乡村基本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如百崎回族乡成为以制鞋、橡塑工艺、航运、建设材料等行业为支柱产业的特色乡镇;48个民族村(社区)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7大产业,主要包括蔬菜类、水果种植加工类、畜禽养殖类、海产品养殖类、茶叶种植加工类、苗木花卉类、制鞋服装类等类型。

  民族特色产业的发展和"一村一品"工程的建设带来的是少数民族群众收入的提高。如永春县南美回族村形成了以250亩油茶、550亩速生林、1110亩芳香樟为主,茶叶种植加工为辅的山地种植特色产业,人均增收600元;南安市丰联和丰美畲族村通过推广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分别建成蔬菜示范基地250亩和40亩,每亩比常规种植区净收益增2500元以上……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市少数民族群众人均年收入达9956元,接近全市平均水平的11953元。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