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强技能培训,培育崇尚学习新风。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通过开展“科技之冬”“科技之夏”,特色种养殖现场观摩会等多种形式,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为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保障。
二是加强道德教育,培育移风易俗新风。组建摩托车流动宣讲服务队,深入各村(队)宣传文明礼仪知识,逐步提高农牧民的文明礼仪意识。充分发挥各村(队)“村民道德评议会”“红白事理事会”等民间组织的作用,进一步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农牧区婚丧嫁娶管理办法,引导农牧民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
三是加强教育引导,培育诚实守信新风。以争创十星级文明户、文明乡村为抓手,进一步细化“十星级文明户”实施方案。完善“十星级文明户”奖励办法,使讲信用的农牧民切实享受到优先发放贷款、优先给予计划内生育指标等优惠条件,推进讲信用光荣、不讲信用可耻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四是加强阵地建设,培育健康娱乐新风。各村(队)积极参与乡村百日文化广场汇演、乡村体育竞赛、农牧民文艺汇演等大型文体活动,利用“元旦”、“三八”、“纳吾肉孜节”、“五一”、“五四”、“六一”等节庆时机,自行组织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极大的丰富了各族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五是加强平安创建,培育遵纪守法新风。围绕平安乡村创建活动,在农牧区开展以社会安定、治安稳定、环境和谐、防控体系严密等方面内容的创建平安乡村、平安村(队)等活动。同时,开展“安全文明学校”“送法进家庭”等系列创建活动,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不断强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