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商贸信息 > 乡村店铺 > 新建榛子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返回首页

新建榛子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时间:2012-11-05 14:55来源: 作者:收藏
近几年,我国平欧杂种榛发展很快,各地引种试种、规模化发展的很多。有些人听说榛子是新兴产业,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很好,于是就盲目跟风发展,结果导致出现一些不应有的损失。为了帮助大家理性选择、促进榛子产业的健康发展,下面将我们近年来在榛子科研和生产中遇到的一些需要注意的技术问题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 环境条件
榛子树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但是也需要栽植在适宜的地点才能正常生长、结实,实现应有的经济效益。下面几个条件,可以作为选择栽植地点时的参考。
1. 气温:一般要求的适生区是年平均气温3.2℃~15.0℃。其中年平均气温3.2℃~5.9℃的地区,冬季需有雪覆盖3个月以上;极端最低气温-38℃以上,极端最高气温38℃以下。个别地区,如我们在黑龙江伊春的实验点,年平均气温只有1.4℃,生长期115 d左右,需要选择抗寒能力强的品种才能够正常生长和结实。
2. 降水量:年降水量650 mm~1300 mm。年降水量在500 mm以下的地区,需有灌溉条件。
3. 光照:原则上要求年日照时数2100 h以上。
4. 土壤:土壤pH值的范围宜在 5.5~8.0,沙壤土、壤土、轻粘壤土为宜,忌粘土、中度以上盐碱地。
5. 地势:平地或坡度在25°以下的坡地。北方地区一般选择在阳坡种植,南方地区一般选择在阴坡种植。当然,还要结合海拔高度和特殊小气候条件决定。
6. 园址:榛子园宜选择交通便利、光照充足、背风、土层厚度40 cm以上的地块,土质以沙壤土、壤土及轻粘土为宜,pH值5.5~8.0。榛子不耐涝,因此需要选择不易积水的地块。
二、科学规划
面积较大的榛园地块应进行规划、设计。包括小区划分、道路规划、防风林设置、排灌设施及水土保持工程、生产用房、附属设施等。
三、品种选择
任何优良品种都有地域性,在一个地方表现良好的品种,在另一个地方表现未必就一定好。以下15个品种(品系),是我们经过区域比较试验并结合各地栽培实践调研的基础上,推荐优先发展的品种,根据抗寒适应性分为三种类型:
类别Ⅰ:越冬性最强的品种(品系)
适宜栽培区域:46°N~32°N及西南高海拔地区,年平均气温3.2℃以上(年平均气温3.2-5.9℃的地区,冬季需有雪覆盖3个月以上)。
达维(84-254)、玉坠(84-310)、辽榛3号(84-226)、平欧110号(82-11)、平欧210号(81-21)、平欧28号(85-28)、平欧21号(B-21)、平欧15号(82-15)
类别Ⅱ:越冬性强的品种(品系)
适宜栽培区域:42°N~32°N及以西南高海拔地区,年平均气温8℃以上。
辽榛4号(85-41)、 平欧33号(83-33)、 平欧237号(84-237)、平欧69号(84-69)
类别Ⅲ:越冬性较强的品种(品系)
适宜栽培区域: 38°N~32°N,年平均气温10℃以上。
平欧349号(84-349)、平欧524号(84-524)、平欧545号(84-545)
需要特别注意,由于榛子产业发展初期对榛子苗木的需求量较大,近年来榛子苗木市场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品种混杂现象,因此在购买苗木时,一定要确保品种纯正,严防假苗、张冠李戴。
四、品种搭配
品种间的授粉亲和性是建园时选择品种的重要依据,杂种榛品种间的亲和性表现出多样性:有的自交亲和(如82-15 )、总体上同一品种自交不亲和;大多数品种间亲和、但也有的品种间亲和性差;还有些品系(如85-28等)基本没有雄花序。因此,选择品种组合、实现有效授粉是很重要的。
除了品种亲和外,在物候期方面还要保证花期一致,才能实现有效的授粉。
因此,各地在进行榛子栽培时,要注意观察、记录各个品种的物候特征。
五、一年生幼树栽培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目前,榛子栽培历史很短,对榛子的栽培生理和管理技术的了解还很有限,各地在管理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我们在总结现有工作基础、多地调研和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起草完成了国家林业局行业标准《平欧杂种榛栽培技术规程》。该标准规定了平欧杂种榛的产地环境条件、建园、栽培管理、采收与采后处理等内容,适用于平欧杂种榛生产园的栽培技术管理。这个标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并希望在榛子产业发展中能够发挥作用。
虽然榛子的抗寒适应性比较强,但是在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冻害和抽条问题。杂种榛在休眠期单纯的低温很难把树冻死,如在新疆的阿勒泰地区,在-40℃以下的低温条件,树体不受冻,可能与该地区冬季有冰雪覆盖有关系。但是在冬季气温极低而且干燥的地区,则有发生冻害的可能性,如2010年我们在黑龙江牡丹江市三道林场调查时,就发现有冻害发生,树干皮部开裂、变黑。2011年北京延庆部分一年生幼树出现冻害,木质部变黑,树体死亡。
与冻害相比,抽条更加常见,是影响榛子栽培的主要问题。抽条的发生首先与品种有关,有些品种或品系容易抽条,有些则不容易抽条;其次是与年份有关,如2009年春天各地榛子的抽条普遍比较严重,有些地方5年生的榛子树地上部分全部抽死;第三是与栽培管理有关,树体发育健壮的不易发生抽条。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直立压条繁殖苗木对母树抽条与否影响很大,调查中发现,同一园地、同一品种、同一年份,压条繁苗的树发生严重的抽条,而不繁苗的树则不发生抽条。过度徒长、留枝量过大也容易导致抽条,因此要适当疏剪。预防抽条的措施首先是选择品种并强壮树势,结果用的榛子园不要进行压条繁苗;其次是在树体失水敏感期喷2次100~200倍高脂膜,北京地区一般在1月下旬和2月上旬,辽宁阜新地区一般在2月下旬和3月上旬;华北地区可采取落叶后、入冬前缠地膜的措施,东北地区也可采取入冬前埋土防寒的措施。其他栽培措施包括增加磷、钾肥的使用量,控制氮肥使用量;生长后期控制肥、水,防止徒长;新梢生长后期,摘除旺枝生长点等。

本文作者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