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民网 > 商贸信息 > 致富信息 > 巴中市恩阳区:一颗沃柑 铺筑富民兴村路 返回首页

巴中市恩阳区:一颗沃柑 铺筑富民兴村路

时间:2020-04-02 19:27来源: 中国农民网作者:佚名收藏
隆冬,农耕不辍。近日,巴中市恩阳区群乐镇朝阳村村民马文俊在地头忙着施肥、修枝。今年上半年靠种沃柑,他们一家3亩地收入过万元。
  不单是马文俊家,如今的朝阳村漫山遍野都种了沃柑。通过大园区、小田区、微庭院模式,该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不仅实现了一村一品,还将产业扶贫、助农增收落到实处,全村种植柑橘近700亩,带动39户贫困户顺利脱贫。
  瞄准市场 一村一品传统产业升级优势产业
  朝阳村地貌呈两山夹一沟,水资源匮乏,种粮食没有优势。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该村就因地制宜发展柑橘产业,成为了巴中罐头厂重要的原料基地。那时我们村不少人因为种柑橘挣了钱,在巴中农村率先改建砖瓦房。12月3日,朝阳村党支部书记魏心奎回忆道。
  然而,基础设施的落后,村里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以及柑橘品种的老化,让朝阳村的柑橘产业渐入瓶颈。魏心奎于2000年接任村支书,以他为代表的朝阳村村干部们深信唯有产业发展,方能拴心留人。正因如此,近年来随着恩阳区委、区政府大力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朝阳村村两委的干事热情被充分调动。
  2015年秋收刚过,一辆辆大型挖土机开到了朝阳村山间。这些机器翻整了300余亩土地后,村民们种下了两万多株沃柑苗。
  我们这里适宜种植柑橘,发展一村一品,关键一环就是要选准品种。据魏心奎介绍,针对传统柑橘同质化严重,价格低,竞争力差,产能过剩等问题,该村决定发展以沃柑为主的晚熟柑橘,实行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凸显聚集优势。
  沃柑是在春节期间上市,可以留树保鲜,从元月中旬一直卖到当年的5月。魏心奎说,今年春天,朝阳村沃柑迎来初上市,净赚40多万元。
  创新机制 激活主体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在产业兴旺。如何将产业发展做到实处?朝阳村的路径是:党建引领,群众参与。只有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才能将输血变为造血。魏心奎说。
  通过支部+致富能手+农户模式,朝阳村组建了3个柑橘种植党小组,建成了示范园区100余亩,培养了28个种植大户,并带动职业果农400余人,占全村农业人口的46%。
  朝阳村提出了户户种柑橘、共奔致富路的口号,鼓励农户依托房前屋后边坡台地建设庭院经济,突出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培育,实行五统一分管理模式,建成沃柑庭园257个,发展了标准化母本园100 亩、核心产业区700亩,实现全村处处是果园。
  围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朝阳村还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建成产业环线路4.5公里、产业便道3公里,新整理土地350亩,新建30万吨冻库1座,整治维修山坪塘4口,实现了业主出资建园子,政府验收补票子,群众自筹得实惠的良性循环。
  我之前在外打工,后来村里发展沃柑产业,我就回来了,如今家里种了4亩沃柑。朝阳村5组村民魏心强告诉记者,管护得当的话,一亩沃柑的毛收入有3000元以上。
  紧抓机遇 优化环境把小庭院做成大园区
  记者走访了解到,如今朝阳村还带动文笔、坳盘等村连片种植沃柑1500亩,实现年产值200万元。不单单是朝阳村,新河社区、南江村的果蔬、莲藕,玉朵村、五粮村的芦笋,石龙寺村的稻鱼(虾)种养整个群乐镇的农业都在积极谋划发展中。
  我们这里有在建的国道245,也毗邻在建的汉巴南高铁,并临近巴广渝高速,未来两到三年,交通优势会进一步凸显。另外,我们还在积极吸引人才回来。群乐镇党委书记杨青松告诉记者,为此群乐镇将紧抓机遇,优化环境,进一步将当地的农业产业从小庭院做成大园区,形成产业发展的聚合效应。
  从群乐看向整个恩阳区:近年来,该区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生态养殖、道地药材、芦笋等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推动特色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今年以来,该区依靠农业产业带动2187名贫困人口脱贫,各项农业产业扶贫专项年度目标任务完成率均已达100%,农业扶贫产业可使贫困户当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0元以上。
(信息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