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钰婷为群众免费培训竹笋采收技术(资料图)
离开生活20年的京城回乡创业,带动家乡父老乡亲脱贫致富,用自己所积蓄的财富与经验为家乡的脱贫攻坚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她,就是重庆雄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钰婷。近日,李钰婷被重庆市委宣传部评为重庆市“最美扶贫志愿者”。
回乡创业
把笋竹基地建在贫困村
今年42岁的李钰婷,是涪陵区义和镇人,毕业于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在北京从事数据库及软件销售工作近20年。通过在北京的打拼,过上了让人羡慕的小康生活。但李钰婷离开家乡二十载,却始终惦记着家乡的发展,回乡创业的想法在她心头萦绕已久,希望能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6年9月,李钰婷毅然决定辞职,从北京回到家乡开始了她的创业梦,创办了重庆雄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农业开发、农业观光旅游、农业种植、养殖销售、电子商务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型农业。
2016年10月,李钰婷在义和镇石岭村承包经营了1200亩笋竹园,把基地建在贫困村,并进行林下土鸡养殖,还在当地办起农家乐,聘请当地村民在笋竹基地、养鸡场、农家乐务工,以“股份分红+务工收入”的产业扶贫模式,让当地群众获得实惠。同时,李钰婷的企业还建立了自己的电商销售渠道,成立了电商中心服务站,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互联网+电商运营”的模式,将公司产品和当地村民的农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售到全国各地。
真情帮扶
让贫困户家门口就业增收
2018年,李钰婷的乡村电商线上销售竹笋、土鸡等农特产品达80余万元,帮扶贫困村农户销售产品达60余万元,带动义和镇石岭村、庄子村、大柏树村三个贫困村的贫困户脱贫增收。
石岭村村民秦德芳家不仅是贫困户,家中还有两个残疾人需要照顾,得知她家情况后,李钰婷帮助她家销售农产品,并安排她在农忙之余到公司基地打工,还免费发放鸡苗负责回收,每年帮助她家销售农产品增收达2万元以上。
村民董长英也是建卡贫困户,但她干活勤快能干,采笋季节就有1万多元的务工收入,她还在家里制作野生葛粉、干豇豆和养殖土鸡,通过电商销售能收入3000余元,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的愿望。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李钰婷为当地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还鼓励他们多加工一些优质农产品,让一家又一家的贫困户提升了脱贫信心,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2018年,李钰婷的企业被评为“涪陵区农村科普电商示范基地”。2019年,成为涪陵区人社局和扶贫办联合授牌的“就业扶贫车间”。
做强产业
为家乡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乡村电商大有可为,不仅村民有需求,而且市场前景喜人,希望能够带动更多的群众脱贫增收,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李钰婷说。
李钰婷称,公司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启动了农旅融合项目,以竹子为主要依托不断发展壮大,引进多品种的竹笋进行种植,让这里一年四季有笋子可采,开发与竹笋相关产品,将打造以竹笋种植(林下特色养殖)、生态旅游、健康养老、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田园综合体。还与其他乡镇合作,扩大公司产品基地,拟在蔺市镇、石沱镇分别发展笋竹基地,把笋竹产业做大做强。下一步,公司将把竹笋产品进行深加工,以此提升产品价值,增加产品附加值,通过电商和互联网销售为公司的壮大发展奠定基础。
截至目前,李钰婷的企业带动了建卡贫困户60户144人,实现残疾人就业及帮扶20余人。每年为贫困村集体和个人分红10万余元,带动就业及土地分红金额达到6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