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民网 > 三农资讯 > 三农人物 > “双创”成果:返乡农民工共同的农场 返回首页

“双创”成果:返乡农民工共同的农场

时间:2020-06-15 14:40来源: 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作者:收藏

  一、简要介绍

  青岛隆中园家庭农场位于山东青岛平度市北杨家庄村。曾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农场董事长王连强十年前带领家乡乡亲父老外出创办建筑公司,致富一方,且扶危济困,热心慈善。先后荣获2104年度CCTV全国三农人物和2015年度农村新闻人物。

  2014年10月,在建筑行业整体下行用工需求减少,家乡抛荒土地日益增多的情况下,王连强带领部分和自己共同外出务工创业的年轻人一起,回乡创办了隆中园家庭农场,旨在以现代要素武装传统农业,实现家乡村民由农民工向“新农民”的身份转变,重点探索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谁来建设新农村”、“怎么建设”等重大问题,并尝试以农场为龙头引领整个平度市现代农业的转型发展。

  目前隆中园已经采用流转和托管的方式规模化经营土地一千三百余亩,带动农户一百多户,在农场以职业农民的身份和家庭农场“业主”的身份参与农场经营管理的农民有一百多人。

  农场一期工程以花生、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规模化轮作,生态果蔬种植,休闲农业等为主要业务,目前已经完成改良水土、通水通电通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开展规范的粮食规模化种植和蔬果生态种植,开辟了生态水产养殖区和垂钓休闲区。至今,该项目已投入资金两千多万元。该农场试图为经济新常态下,农民工返乡抱团创业,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探索出一条可发展、可推广、可复制的路子。

  二、展览展示内容描述

  两年前,北杨家庄村还是岗坡薄地,如今已经灌溉无虞,产能大幅度提升;曾经面临着外出找工难的农民工如今实现了守着家门口做“职业农民”,实现增收,这是隆中园家庭农场建设不到两年来,当地发生的一些改变。

  隆中园家庭农场的特色做法有如下几个:

  一是外出创业积累反哺农业,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问题。隆中园项目工程共分三期,一期规划的优质果树种苗繁育区、生态瓜果蔬菜种植区和生态水产养殖区共投资两千多万元,全部来自于隆中园家庭农场董事长王连强前些年创办建筑公司的盈利,完全自筹,没有财政扶持资金。

  二是农民工变身“职业农民”,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隆中园农场参与园区建设、农田管理、土地托管的农民基本上是曾经跟随他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这些农民工在常年外出务工中,接触到了新技术、新知识,有眼界也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学习能力和经营理念。当这些返乡农民工重新进入农业领域时,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保障,获得了农民工和农场双赢的局面。如今已经有一百多名曾经跟随王连强在外务工的人员在农场参与建设和管理工作。

  三是以强大的资本力量注入现代农业,从根本上改善了当地发展农业的物质基础。隆中园家庭农场建设地的核心区域,是北杨家庄村村口原本几百亩的撂荒地。撂荒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地地理条件特殊,干旱时节,根本无法利用地下水,灌溉条件不足。

  隆中园建设过程中投入数百万,打开地下岩层,挖出一口常年不间断供水的泉眼,直接灌溉家庭农场附近的上千亩良田,解决了农业用水的问题。并且在修建蓄水池的过程中,用塘泥改良了当地的土壤,使原本的岗坡薄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良田。

  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隆中园采取规模化种植和精细化管理并行的方式。在粮食作物的种植上,采取农场集中进行社会化大服务,灌溉、整地、部分施肥施药的工作由农场承担,精细化管理由农户承担的方式,尽可发挥规模化种植的优势。在生态蔬菜瓜果的种植上,聘请了农业大学毕业的大学生进行管理,采用生态种植方式,不打农药,使用深耕土地和施用有机肥的方式种植,使得农场生产出的蔬菜瓜果在市场上价格好,收益高。

  四是创新农场和农民的收益分配方式,最大程度地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充分挖掘每一寸土地的价值。

  加入隆中园家庭农场的“业主”,采用将自己的土地流传给农场,并在农场进行作物管理的方式与农场合作。比如一位村民将自己的20亩土地流转给农场。年初,他可以从农场获得包括土地租金在内的2000元管理资金,用于生产资料的投入。同时,这位农民日常管理中,平均每年出工约100天,每天有120元的出工费。经过一年的精耕细作和农场统一的技术管理,这位农民管理的土地如果获得了超过农场规定的收成,多出的部分将由农场按照不低于市场价收购。这样,一个农民在农场的收益就有了三大块:租金收入、用工收入,以及靠精耕细作而获得的奖励性收入。

  如此算来,每年只要三分之一的时间,隆中园农场的职业农民就可以在农场获得接近三万元的收益。由于农场提供了耕整地、灌溉等公共***,剩余的时间耿新艳还可以在附近打零工赚钱。

  在规模化种植和这种“分享”式的利益分配模式下,去年平度再度大旱,且粮价下跌,隆中园家庭农场轮作的玉米、小麦、花生的农田还是获得了平均每亩200元的收益。

  五是依托平度丰富的农特产品资源,打造线上销售平台,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平度市目前有17个农产品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和登记,保护区域160万亩,在全国的县级市里排名第一。但是优质农产品并没有在市场上获得相应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隆中园家庭农场设计的平度农特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和体量1000吨的冷库正在紧锣密鼓规划中。有了冷链物流和“互联网+”的助力,平度农产品的品牌价值将走向全国市场,进而推动当地特色种养殖产业的发展。

  在未来的规划中,隆中园还将发展社区支持农业的CSA模式,打造属于市民的郊区菜园,采用生态种植管理的方式,由市民或需要开展科普知识活动的学校等会员单位认领土地进行蔬菜种植,并加入智能可视体系。针对平度地理环境特殊,农特产品丰富的特征,建设农耕文化博物馆,传播胶东半岛以及其他区域的农耕文化特色。

  项目共三期,建成后将拥有生态蔬菜基地、生态杂粮基地、生态水果基地、珍惜花卉苗木繁育种植基地,以提供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吸纳更多的当地农民参与到现代化农业的生产过程中。隆中园还将成为当地重要的休闲农业基地,以垂钓、农耕文化、山地运动健身等项目为主体,为周边城市提供休闲娱乐区和体验基地。预计在三期工程全部完成后,将能够吸纳约2000名“新农民”在农场工作,真正完成当地农民从外出务工到回乡创业的身份转变。

  三、展览展示创意想法

  隆中园的建设本着创业农民工抱团回乡创业的初衷,既是一个将农民工转变成新农民的过程,也是一个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过程。因此,展览展示将着力突出今夕对比的理念。

  展览形式可采用图文并茂,包括结合视频影像播放。展板从左至右可分为:“四海为家”、“解甲归田”、“三分天下”、“共同富裕”四个篇章。

  “四海为家”突出农民工在外从事建筑行业的艰辛和留守人群的担忧,同时突出他们兄弟般的感情。

  “解甲归田”突出农场初创阶段的不易,以及农民工重新回到土地上的不适应,同时突出得益于外出打工积累,农场基础设施建设的热火朝天。

  “三分天下”既突出隆中园名字的来历,即三国故事中隆中对三分天下的故事,也突出隆中园未来的规划中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化生态种养业基地、特色农产品品牌化销售平台、休闲观光农业及农耕文化展示平台。

  “共同富裕”突出农场项目建成后,将能够解决更多农民的就地就业问题,也能够带动更多的农户实现现代化转型,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