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贪夜蛾,农业新害虫;用好下面药,科学防治它
类别  |          药剂品种  |            亩有效  |          使用时期  |          备注  |         
  A类 及其混剂  |          ***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          1g  |          低龄幼虫期  |          
  |         
甲维×茚虫威  |          3g  |          幼虫期  |          安全间隔期21天  |         |
甲维×氟铃脲  |          1.5g  |          幼虫期  |          
  |         |
甲维×高效氯氟氰菊酯  |          2.4g  |          幼虫期  |          
  |         |
甲维×虫螨腈  |          2.5g  |          幼虫期  |          
  |         |
甲维×虱螨脲  |          3g  |          卵至低龄幼虫期  |          
  |         |
甲维×甲氧虫酰肼  |          4g  |          低龄幼虫期  |          
  |         |
甲维×虫酰肼  |          1.5g  |          低龄幼虫期  |          
  |         |
甲维×杀铃脲  |          6g  |          低龄幼虫期  |          
  |         |
甲维×氟苯虫酰胺  |          1.8g  |          幼虫期  |          
  |         |
  B类  |          四氯虫酰胺  |          4g  |          低龄幼虫期  |          
  |         
氯虫苯甲酰胺  |          3g  |          幼虫期  |          
  |         |
氟苯虫酰胺  |          2.5g  |          低龄幼虫期  |          
  |         |
氯虫×高效氯氟氰菊酯  |          4g  |          幼虫期  |          
  |         |
氯虫×阿维菌素  |          3g  |          幼虫期  |          
  |         |
  C类 化学药剂及其混剂  |          乙基多杀菌素  |          2.5g  |          低龄幼虫期  |          
  |         
虱螨脲  |          2.5g  |          卵至低龄幼虫期  |          可杀卵  |         |
虫螨腈  |          5g  |          幼虫期  |          
  |         |
茚虫威  |          2g  |          幼虫期  |          安全间隔期21天  |         |
除虫脲×高效氯氟氰菊酯  |          5g  |          低龄幼虫期  |          
  |         |
氟铃脲×茚虫威  |          9g  |          低龄幼虫期  |          
  |         |
甲氧虫酰肼×茚虫威  |          10g  |          低龄幼虫期  |          
  |         |
  D类  |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          2.4千亿PIB  |          低龄幼虫期  |          
  |         
短稳杆菌  |          12千亿孢子  |          低龄幼虫期  |          
  |         |
苏云金杆菌  |          24亿IU  |          低龄幼虫期  |          
  |         |
金龟子绿僵菌  |          4.8千亿孢子  |          低龄幼虫期  |          
  |         |
球孢白僵菌  |          8千亿孢子  |          低龄幼虫期  |          
  |         
农药要轮用,防止抗药性。 ABC三类药剂,每类药剂在一季作物上使用次数不超过2次,轮换使用避免抗药性产生。D类生物药剂,使用次数不限。
苗期到抽雄,施药最关键。玉米苗期到抽雄期的防治最为重要。
用药要择时,早晚最适宜。草地贪夜蛾幼虫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施药时间应该选择在早上和傍晚,让害虫更好地接触药剂,避免药剂光解损失。
打虫要趁小,治早好治了。要抓住幼虫低龄期施药,在初孵至3龄期前用药,具有杀卵作用的,可提前至卵期施药。
施药要到位,重点心和穗。重点喷在心叶、雄穗和雌穗上。
喷药加助剂,可提高防效。喷药时加入喷雾助剂,可增加药效,提高速效性和增加持效期。
心叶撒颗粒,效果也很好。将药剂制成颗粒撒施在玉米的心叶中,效果好,持效期长。
多用生物药,绿色又环保。提倡多使用D类生物药剂,在害虫发生早期、虫口密度低的时期使用。D类药剂可以与ABC三类药剂混用,可降低化学药剂用量30-50%。
安全记心间,防护要做好。施药时要穿好防护服,戴口罩,避免高温大风时施药,要注意周边养殖情况,避免蜜蜂、蚕等受害。安全间隔期长的药剂,不宜安排在作物生长后期使用。
文章来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原文链接:http://nmj.xam.gov.cn/xamagri/kjzc/xkjtg/3382958/index.html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2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