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中旬以来,气温低于常年同期,加上秋种期间部分田块墒情不足,早播未能实现早苗,小麦苗情不平衡性较大,分蘖发生滞后,小苗、弱苗和无苗田块还有一定比例,这部分田块抗灾能力较弱。目前全市小麦已进入越冬期,加强对薄弱田块的田间管理,促进平衡生长是夺取明年夏粮丰收的重要环节,各地要加强苗情研判和因苗因田分类指导,狠抓抗灾措施落实,夯实夏粮丰收基础。
一、当前小麦苗情特点及管理情况
1、小麦群体总体正常,个体素质一般。据苗情监测,今年小麦基本苗17.35万/亩,比去年增5.03万/亩,12月20日,全市小麦平均苗数23.36万/亩,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比常年同期少2.57万/亩;叶龄3.27叶,比上年同期少0.61叶,与常年同期持平。另据12月20日苗情素质考查,单株分蘖和带蘖率分别为0.31个和24.32%,比上年同期分别少0.39个和27.55%;茎粗0.27cm, 比去年同期减0.09cm;苗高17.3cm,比去年同期高0.69cm,地上部百株鲜重53.82克,比上年同期减24.58克,表现为分蘖缺位多,苗长苗瘦。
2、苗情和管理不平衡性大,抗灾能力不强。一是叶龄差异大。播种较早且及时出苗的田块,目前叶龄接近6叶,而部分晚播晚出苗田块叶龄不足2叶;二是群体差异大。部分播种量大的田块,目前苗数达60万/亩左右,一些晚播或秸秆还田量大出苗不匀的田块目前苗数不足10万/亩;三是管理不平性大。尽管今年秋种基础较好,沟系配套率较高,但田内沟浅、与外围沟不通还有一定比例。近期寒潮来袭,部分晚播苗、弱苗,特别是部分秸秆还田量大覆土盖籽不到位、抗寒能力弱的田块冻害威胁大。另一方面,由于播种出苗阶段土壤墒情不足,影响冬前化除用药及效果,11月中下旬墒情好转,但降温快幅度大,冬前化除再次受阻,部分田块杂草发生量较大。
二、越冬期抗灾管理技术措施
目前我市小麦已进入越冬期,各地要针对当前苗情特点和存在问题,加强分类指导,以防冻保苗、安全越冬为重点,同时抓好大面积平衡增产技术措施落实,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应变措施:
1、落实防冻措施,保安全越冬。根据苗情、田情、天情抓好以“覆盖、补墒、镇压”等防冻保苗措施落实。对板茬直播和稻田套播小麦,如冬前覆盖措施不到位,可通过增施土杂肥或采取增开沟系、沟泥覆盖的方式加强覆盖。秸秆还田量大、播种质量差、播后镇压不到位、表层疏松的田块,适度镇压可促进根土密接,具有一定的提墒保温防冻效果。镇压应选择在冷尾暖头、气温回升且无霜冻无露水的晴天进行(日平均气温3℃以上,“夜冻日消”,防止冰冻伤苗),而且土壤墒情要适宜(表土干燥),切忌在寒流天气来临前或土壤湿度大时镇压。要根据苗情长势把握适当的镇压强度,防止过度镇压。此外,冬季不宜化除,以防冻药害,可待春季日均气温回升到5~8℃以上时再进行化除。对于受冻受灾田块,灾后要深入田间调查受冻程度,酌情迅速增施恢复肥,促进苗情转化。
2、落实补肥措施,促进平衡生长。对于苗少、苗小、苗弱田块和受冻害田块要加强管理,基肥不足的应尽早追施苗肥,促进生长和分蘖。对秸秆还田量较大且有落黄趋势的田块,以及茎蘖数不足20万/亩以下的田块和有冻害的田块,可在清沟理墒增加覆盖的基础上,每亩追施5~7.5公斤尿素,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对于适期播种、基本苗适中、长势正常、群体适宜的一、二类苗小麦田块,冬季无需追肥,以防止无效分蘖大量发生。
原文链接:http://agri.wuxi.gov.cn/doc/2020/12/31/315668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