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民网 > 农业生产 > 农业资讯 > 玉米后期叶部病害防治意见 返回首页

玉米后期叶部病害防治意见

时间:2021-09-02 23:18来源: 徐州市农业农村局作者:佚名收藏

  我市玉米叶部病害主要有南方锈病、大斑病、小斑病、褐斑病等。据各地近日调查,褐斑病病田率24.2%,病株率0-60%,平均6.5%;小斑病病田率45.5%,病株率0-70%,平均34.5%;大斑病病田率34.9%,病株率0-70%,平均5.5%。南方锈病已在睢宁、沛县、铜山等地不同程度发生,其中睢宁病田率85.3%,平均病株率57.6%;沛县病田率86.7%,平均病株率76.6%;铜山病田率15%,平均病株率4.2%。据气象部门预报,9月上旬全市仍有多个降雨过程,加之玉米植株高大,田间郁蔽度高,田间湿度增加,有利于玉米叶部病害侵染蔓延。预计玉米叶部病害中等、局部偏重发生。防治技术意见如下:

  一、防治时间

  9月上旬。

  二、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摘除病株下部病叶、老叶;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增加田间通风透光性能,降低玉米田间湿度,提高植株抗性,以控制和减轻玉米病害发生程度。

  2、化学防治。可选用丙环?嘧菌酯、代森铵、吡唑醚菌酯、丙森锌、肟菌?戊唑醇、嘧菌?戊唑醇、戊唑?嘧菌酯、200亿芽孢/毫升枯草芽孢杆菌等药剂进行防治,间隔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此外,对草地贪夜蛾、棉铃虫、桃蛀螟等虫量高的田块,可用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防治,施药时间最好选择在傍晚或清晨,喷洒在雄穗、雌穗等部位。

  三、注意事项

  1、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严禁使用禁用、限用的农药品种。

  2、对鲜食玉米要严格掌握农药的安全间隔期,确保玉米质量安全。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nyncj.xz.gov.cn/zt/012006/20210831/9ca94047-19a9-41a7-ac22-4fab9ad87213.html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