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民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您当前的位置:-> 致富信息 -> 成功故事 -> 大学校园卖杂志 短短一年带来30万返回首页
详细信息
大学校园卖杂志 短短一年带来30万
企业名称:
联 系 人: 电   话:
手    机: 传   真:
邮    箱: 邮   编:
地    址:
项目介绍
  
加盟详情
  

在下沙大学城的很多学生宿舍,你都能看到一本名为《尚大学》的免费杂志,它不但印刷精美而且内容丰富,里面不仅有企业家创业故事、明星学生专访,还有学生资讯等等。该杂志赚钱靠各类广告赚钱。

做这本杂志的杭州尚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办公地点在浙江传媒学院传媒大厦12楼。短短一年时间,《尚大学》已为它的创办者方贺兵带来30万元赢利。

面对失败一直在坚持

方贺兵是淳安人,浙江传媒学院2007年毕业生。戴着黑框眼镜、穿着黑色T恤,年仅25岁的他,身上有着和年龄不相称的成熟。这份成熟来自于几次创业磨炼。

毕业前,他在“贝因美”做,还有一家电视台要和他签约。“那时候,心态浮躁,一心想创业。和同学一说就开始‘大展拳脚’。”方贺兵说,那时选择做影视发行,现在想都不敢想,投入大、经验不足、缺乏人脉,半年后就做不下去了。

之后,团队散伙,成本有去无回。2008年春节前,方贺兵身无分文。

“再闯一闯,还是找工作?过年后,我还是选择前者。”方贺兵尝试做活性炭生意,卖汽车燃油节能器,最后都失败了。

盯上杭州50万大学生

偶然的机会,他盯上了大学生市场。2008年9月,下沙大学生宿舍里有了第一期《尚大学》。

“送出去七八千册,印刷费贵,单册成本高,刚开始广告难拉,上门时被拒绝是家常便饭。”杂志第一期,方贺兵亏大了。幸好,有人看好该项目并加入,他又有了“坚持”的资金。

随后,《尚大学》在大学校园里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广告商也逐渐增多。

方贺兵办公室的桌子上,摆着几期《尚大学》,两个月一期。最新一期是9月新生特刊,这一期送出12万册,印刷和发行成本就要30多万元。即便如此,杂志广告还是为尚品传媒带来了赢利。

“广告商觉得有效果,自然会主动找我们。”方贺兵自信地说。

当校园和企业的“桥梁”

“现在只是开始。”方贺兵说,《尚大学》能成功关键靠两个“拳头”,一是团队,一是杂志。

“下沙10所大学,每所大学里我都有20多个骨干成员,他们提供杂志稿件、做杂志发行,企业在学校里做项目时,更是离不开他们。”方贺兵的做法是,把杂志里的广告及各种优惠,在学校落地,现场为企业推广,深入学生中。

“我是从学生阶段走过来的,对校园我有很深的感情,我和团队希望在对企业负责的情况下,帮助更多同学一起成长。”说到这里,方贺兵不禁挥挥拳头。立足脚下,着眼未来,是这位年轻企业老板给记者的直接印象。

“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方贺兵目标是搭建校园和企业之间的“桥梁”。

图片展示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