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民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您当前的位置:-> 致富信息 -> 投资参考 -> 不准的券商报告为何还要屡屡放大返回首页
详细信息
不准的券商报告为何还要屡屡放大
企业名称:
联 系 人: 电   话:
手    机: 传   真:
邮    箱: 邮   编:
地    址:
项目介绍
  
加盟详情
  

    众所周知,券商的研究报告都更多的是提供给机构投资者进行投资参考的,报告的可信度如何,实际上各券商推荐的金股基本禁不起检验。而媒体往往善于捕风捉影,每每都喜欢将错误报告发布放大,一般时候大家明知这些报告不准,可经过媒体大肆渲染后似乎有了真准的味道。于是,普通投资者由于不具备专业的财经、股票知识,很难进行专业的判断而被误导。
  近日媒体连续发布了“石墨矿”、“瘦肉精”、“天价榨菜”事件中有关券商研报存在注水行为后。7月9日,银河证券研究部发布了有关攀钢钒钛的公司简评报告,给出攀钢钒钛的股价目标为也将达到277.8×67.7%=188元,本来这份报告也同样被投资者认为不准,所以当日攀钢钒钛股价也未见异常。
  此后7月15日,银河证券在其公司网站发布致歉声明称,7月9日报告中“出现数据计算错误,将一个原本该放到分母上的百分比放到了分子上,导致结果相差巨大”。并发布上述报告修改版,指“攀钢理论上可以达到277.8×20.2%=56.12元”,这时确引起各方媒体强烈关注和大肆渲染。当日,攀钢钒钛迅速涨停,显然这一不准的报告经媒体大肆炒作后明显引发了普通投资者强烈关注。
  事实上,经过多轮熊市的洗礼,不少投资者也不再轻信和盲从券商的研究报告。券商的研究报告大多都是提供给机构投资者进行投资参考的,而不是通过媒体发布,让普通散户从中获得投资参考。报告的可信度如何,一般的普通投资者由于不具备专业的财经、股票知识,很难进行专业的判断和解读,而经过媒体简单发布和不全面报道后,似乎就有了点权威,投资者也就难免盲从。
  值得反思的问题是公开披露券商研报,已经成为媒体的习惯,其简单发布或不全面解读的做法实际上是对公众的不负责任。虽然,作为投资者不屑于各家券商研究报告后附的免责声明,这时因为投资者本来就认为报告不准。而做为引导社会舆论的公众媒体同样持有这种不懈,这却相反说明了某些媒体为搏点击,抓眼球,对投资者的不负责任。

 

图片展示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