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县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大力贯彻省农业厅等五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积极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见》,始终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摆在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扶持发展力度,农民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起来,到目前为止,全县已组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4个,其中种植业8个,养殖业5个,捕捞业1个。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形式 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以农民自愿联合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这种类型目前全县有12个,其中种植业8个、养殖业4个;二是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带动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这种类型目前全县有2个,其中渔业1个,农业1个。 二、主要发展措施 近年来,我县通过政府引导、典型示范、提供服务等有效措施,引导农民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 一是政府引导。政府引导,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根本保证。在县农业局的具体指导下,松梅村农民涌跃参加香蕉生产合作社,2004年“松梅村香蕉生产合作社”扩大到70多户,2005年合作社发展到家家户户,种植香蕉面积达到3000多亩,合作社人均纯收入达4000元。 二是典型示范。典型示范,是发展农民专业经济组织的有效办法,在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过程中,我县坚持典型示范的路子。2007年4月18日,县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总结推广南宝镇松梅村香蕉合作社的成功经验,组织800多人农村基层干部,到松梅村参观学习,尔后,县政府又组织农业结构调整增收110例村庄的干部群众前往松梅村参加学习。通过组织参观学习,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对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性认识,掌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方法步骤和操作程序。同时组织乡镇干部深入“一村一品”村庄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和意义,为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营造良好氛围。 三是提供服务。提供服务,是发展农民专业经济组织的重要基础。1、提供科技服务。2006年以来,县农业局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深入南宝松梅、临城罗万等14个村庄,举办香蕉病虫害防治、瓜菜和种植新技术、禽畜防治技术培训班30期,受训人员达7500人(次),同时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推广香蕉优良品种,香蕉套袋技术、采摘技术和瓜菜高畦种植、塑盘育苗、薄膜覆盖等技术。2、提供业务指导服务。去年以来,县农业局多次召开果菜产销协会及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领导座谈会,共同探讨发展路子,同时聘请有关专家对他们进行市场营销知识培训,传授新的经营理念,提高管理水平。3、提供信息服务。2006年以来,县农业局通过农业信息平台及时抽集各种农业信息,已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布了225条农业信息,对农民生产和销售起到很好的作用。 四是政策扶持,财政、信贷扶持,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的前提条件。近年来,我县财政、信贷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2004年南宝信用社对70多户合作社成员提供贷款40万元,种植香蕉1580亩,获得丰收。2005年又提供211.8万元支持南宝松梅香蕉合作社发展香蕉生产,使合作社迅速扩大到家家户户。成员达到316户,2007年又帮助南宝松梅香蕉专业合作社争取项目资金35万元,建设标准化香蕉生产基地500亩。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如,南宝松梅村香蕉合作社,以成员为核算单位,合作社不设帐户,缺发会计核算。 (二)农村基层干部思想认识不统一。一些镇、村领导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致富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存在重生产、轻流通观念,缺乏把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结构调整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来统筹考虑,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 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法律宣传力度。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可以利用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要深入农村,深入农民,把法律精神讲明白、说透彻,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农民知法、懂法、用法,促进法律贯彻实施。 (二)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识和看待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重要工作,作为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措施,摆上议事日程,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工作上切实抓好落实。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国家要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政扶持力度,明确相关配套扶持措施,落实相关政策。特别要对转移支付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民给予适当资金倾斜,帮助农民发展生产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