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由知名农资连锁品牌千村植保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主办的“中国农资流通渠道转型升级研讨会”上,千村植保农资连锁的发起人——锦绣千村农资连锁(北京)有限公司孙向东董事长表示,要改变目前的农资行业和市场现状,必须推陈出新,在营销差异化过后,商业模式的差异化将是推动农资行业下一轮升级的最新动力。
前不久,由知名农资连锁品牌千村植保主办的“中国农资流通渠道转型升级研讨会”,本来能容纳200人的会议室,挤满了300多位参会者。业内的农资生产商和农资经销商对千村植保倡导的“农资生产商、服务商、经销商‘三力协同’市场推进策略”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引起广泛共鸣与热切关注。
何为“三力协同”
所谓农资“三力协同”即集合生产企业的产品力优势、服务商的服务力优势和农资经销商的区域市场力优势,三力协同共同作用于经消商的区域市场,做大区域市场总量,放大区域市场价值;而不再是传统的利润链条上相互博弈来分割利润,而是通过做大市场获取价值。
“三力协同”模式是作为中国农资流通渠道专业服务商的千村植保在深刻剖析行业发展现状并认识到行业发展规律后,提出的一套优势互补、多方共赢的创新模式。
为什么要进行“三力协同”
回顾近几年的农资行业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无论是农资生产领域还是区域农资经销领域,自2005年以后形成的农资格局基本上未发生大的变化,这也从另外的一个侧面说明,行业内的生产主体和经销主体都在进入一个发展的瓶颈期。
千村植保农资连锁的发起人——锦绣千村农资连锁(北京)有限公司孙向东董事长分析认为,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是由差异化推动的,创新本身也是构成差异化的一种方式。纵观整个农资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产能差异化阶段、产品差异化阶段和营销差异化阶段。
产能差异化阶段: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供小于求的阶段,生产企业产能的大小决定了企业的发展程度,同时也造就了一批能够获得产品资源的经销商。
产品差异化阶段:此后随着农资市场的放开,生产企业主体和经销主体不断出现,产能已经不再是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差异化的产品开始成为决定发展的因素,能够开发并获得独特产品的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在这一阶段获得了快速发展。
营销差异化阶段:伴随着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依靠产品博取差异化的优势尽失。这一阶段,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开始注重对营销手段的使用和更新,从而推动了一批企业和经销商建立起了差异化优势,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随着营销战愈演愈烈,生产企业的主动营销和来自经销商的被动需求造成了企业大量营销成本,同时在经销商层面,因为营销手段的同质化,依靠营销制胜市场的可能微乎其微。这也正是为什么在近几年行业和市场格局没有出现明显变化的根结所在。
孙向东表示,要改变目前的农资行业和市场现状,必须推陈出新,在营销差异化过后,商业模式的差异化将是推动农资行业下一轮升级的最新动力。中国农资“三力协同”模式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和需求下诞生的。
“三力协同”模式如何运作
“三力协同”模式旨在构建集农资生产商、经销商、服务商的优势于一体的协同效应,即集合技术型生产企业的产品力和农资渠道服务商千村植保在行业内唯一、稀缺和独有的服务力,共同作用于经销商的区域市场,塑造经销商的市场力。这样,技术型生产企业专注于生产价值,千村植保专注于通过模式植入倍增价值,经销商专注实现价值。
“三力协同”模式在生产企业的选择上,将以技术型的生产企业为合作对象,专注于对区域市场专有产品的开发,并保证产品的低价和优质。千村植保作为服务商,专注于通过千村模式的免费嫁接,提升经销商的市场力。
在谈到经销商市场力的塑造时,孙向东董事长表示: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今天,经销商能否崛起于区域市场,软实力的建设不可忽视。千村植保通过六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先进的商业模式,可以为经销商带来软实力的整体提升。
以前的千村植保连锁模式是封闭的,在合作伙伴加盟时,会收加盟费用,使得许多合作伙伴望而却步,“三力协同”模式推出后,千村植保将保持一颗开放的心态,对经销商实现模式的免费植入。千村植保将在不改变传统流通渠道分配方式的前提下,通过为生产企业降低营销成本,为经销商扩大市场总量的方式,依靠服务创造价值。
“三力协同”后,农资经销商将获得:独有的产品——技术型生产企业专门针对区域市场开发的独有型低价产品;免费的模式——千村植保免费提供的行业内唯一、稀缺和独有的服务模式;快速的发展——生产企业与千村植保合力打造经销商的硬实力和软实力;省心的经营——不必再与生产企业斗智博弈,不必再为销售盈利冥思苦想。
作为对农资流通渠道转型升级的一次尝试,千村植保期待“三力协同”模式的能够为流通渠道的各个主体铺就一条畅行的共生共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