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吉林频道12月5日电(记者齐海山)吉林省副省长王守臣认为,按照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应该积极引导企业加快整合,推动整个行业由数量增长阶段转向质量效益增长阶段。
王守臣说,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看,农产品加工业经过一个时期快速发展后,就会出现一个阶段性变化。比如,当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在达到1:1之前,加工企业自由发展,整个行业处于数量增长阶段;当这个比值达到1.5:1的时候,加工企业之间开始加快整合,整个行业开始由数量增长阶段转向质量效益增长阶段;当这个比值超过2:1的时候,企业开始走向跨国经营,整个行业开始进入稳定增长阶段。这个规律对于指导我国现阶段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已经超过1.5:1,接近2:1。
从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看,经过十几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壮大,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涌现出47户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大成、皓月、敖东、阜康、益盛、金塔等大型龙头企业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亚洲同行业的排头兵。这些大型龙头企业由于具有较强的规模优势、技术优势、资本优势和市场优势,在应对金融危机、抗御市场波动中表现出较强实力,对确保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从这些企业发展的成功实践看,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壮大规模,有了规模就有了市场竞争的话语权、讨价还价的主动权,有了规模就有了跨越发展的物质基础、突出重围的必备条件。
王守臣认为,当前,由于金融危机影响不断加深,国内、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中小企业难以应对,面临生存危机,急需与大型企业合作,增强抗御风险能力。同时,这也是大企业依靠技术优势、市场优势、资本优势,通过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等多种有效形式与中小企业合作,实现低成本扩张的难得机遇。
根据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实际,引导企业加快整合,主要应做好三篇文章:一是以科技创新型企业为核心,引导和促进初加工企业向精深加工企业整合,快速实现高新技术扩张;二是以上市公司为核心,引导和促进融资能力弱、项目开发困难的小微企业向公开发行股票、能够面向社会融资的企业整合,快速实现有效资本扩张;三是以品牌企业为核心,引导和促进急需品牌支撑的新兴企业向具有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知名品牌的企业整合,快速实现知名品牌扩张。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整合,尽快形成以大带小、以强带弱、大强联合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新格局。(完)
农产品加工业应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新华网吉林频道12月5日电(记者齐海山)吉林省副省长王守臣说,在外部环境不利,竞争压力加大,亟待突破发展的形势下,科技创新蕴藏的内生动力就会发挥出更加巨大的现实作用。
长春大成实业集团,拥有一大批世界领先科技成果,在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时表现出超强的竞争优势,成为吉林省自2008年以来唯一一家没有出现亏损的玉米深加工企业,更为难得的是化危机为机遇,在最近的几年里还建设完成了化工醇、淀粉糖等重大精深加工项目,去年玉米加工量达到34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今年预计玉米加工量达到4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玉米深加工企业。
敖东、益盛、金塔这些科技含量较高的深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益始终都保持在较好水平。反观一些屠宰加工企业、酒精加工企业,由于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一遇到原料价格上涨、产品价格波动,就难以招架。今年以来,这些企业之所以还能够挺得住,最关键的是规模大了,经得起折腾了。但科技的短板暴露无遗,难以消化原料价格上涨造成的成本压力,这个问题现在不下决心解决,不仅影响自身持续健康发展,也将严重影响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推动龙头企业科技创新跨越式进步,重点要解决好三方面问题:一是必须打造强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当今世界,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部门、一个企业,其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智力资源和智慧成果的培养、使用和调控能力,表现为对知识产权的拥有和运用能力。谁占领了未来科技发展制高点,谁就有可能占领世界经济的制高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正是抢占科技和产业制高点的关键要素,强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是企业勇立潮头的制胜法宝。
二是必须敢于加大科研投入。长春大成集团每年用于科技创新的投入都在1亿元以上,吸引来的是国内外知名的拔尖人才和国内外领先的科技储备。吉林的淀粉、酒精和屠宰加工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了、实力越来越强了,有条件、有能力、有必要在科技创新上有所作为了,必须拿出足够的资金用于科技创新,加快延长产业链条,下大力气更新产品结构。
三是加快科技合作的模式创新。关于加强企业与大专院校合作的问题,吉林省做过多次部署,有的企业运作得较好,开发了一些先进实用的科技成果,但很多企业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这头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预见性,院校这头缺少领先的科研项目和过硬的技术成果。说到底两者之间缺少互信的桥梁。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必须先迈出第一步,在企业内部建立科研基金,从院校科技人员选择课题入手超前介入,加大前期投入。同时,院校也要加强科技人才优化组合,建立专业科技创新团队,筛选科技项目和科研成果,积极向企业推介。在双方深入了解、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体、以院校科技拔尖人才为骨干的科技攻关合作模式。(完)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增长迅猛
新华网吉林频道12月5日电(记者齐海山)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业增长迅猛、市场扩张、拉力提升,在吉林省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县域财力增强,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
吉林省副省长王守臣说,2011年,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3083亿元,是2001年7.4倍,是2007年1.96倍。实现税收66亿元,是2001年10.4倍,是2007年1.7倍。玉米加工量达到240亿斤,是2001年6.94倍,是2007年1.5倍。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与汽车、石化三足鼎立的支柱产业。
今年以来,欧债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复苏进展缓慢,给包括农产品加工业在内的各个产业发展都造成了严重冲击。前三个季度,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815亿元,同比增长16.4%,预计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500亿元,同比增长15%。虽然总体上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但农产品加工业生产成本上升,市场需求萎缩,利润空间收窄,社会融资困难,增收增效压力明显加大。(完)
吉林省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建设高标准基地
新华网吉林频道12月5日电(记者齐海山)吉林省副省长王守臣说,农产品加工企业不同于其它工业企业,必须拥有稳定的可靠的原料基地,否则后患无穷。特别是现阶段,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高度关注,农产品加工企业尤其是食品加工企业,必须把基地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第一车间安全可靠。
前几年,出现了肉鹅、牛奶、五味子等产品不足的现象,近年来,生猪、肉牛、优质水稻等也出现了短缺,并且由最初的个别企业、个别产品的季节性、阶段性不足,向更多的企业常年性原料短缺发展。原料基地建设问题,已经成为今后农产品加工业能否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
龙头企业要切实做好基地建设这篇大文章,目前看主要有两个有效途径。一是自建基地,采取购买、承包、租赁、联合等方式,建设原料基地。二是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的方式,开展订单生产,稳固原料基地,保证加工需要。
吉林省自2012年开始,专门从产业化专项资金中单独划出一块对重点龙头企业基地建设给予补贴,从而引导和鼓励企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原料基地建设,尽快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和区域特色的优质专用粮食、优质畜禽产品、优质林特产品等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完)
吉林省将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
新华网吉林频道12月5日电(记者齐海山)吉林省为加快适应国内外新形势的变化,不断强化市场开拓力度,改善产品销售不畅局面,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吉林省副省长王守臣认为,一是强化品牌建设。吉林省将立足现有基础,把打造名品精品的理念融入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着力培育“吉”字号名牌产品,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要培育和创造品牌。强化基础性工作,下大功夫、花大气力培育品牌;引导企业增强创新意识,充分重视品牌的培育和研发,加大品牌创新推广的投入。要提高和整合品牌。进一步巩固提高现有品牌,鼓励知名品牌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联合等多种途径进行品牌整合,加快生产要素向名牌企业聚集。要发展和提升品牌。把现有品牌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要运用和经营品牌。充分利用现有品牌的影响力,通过授权生产、授权经营、连锁经营等方式实现品牌的快速扩张。要服务和保护品牌。加强商标注册工作,深入开展品牌建设研究,积极实施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工作。
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切实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面向龙头企业搭建起资讯服务、产品交易、物流服务等各类功能性服务载体,有效解决龙头企业信息渠道不畅问题。要积极为龙头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及时提供各类信息、供求发布、产品展示、自助建站等服务。龙头企业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围绕研发设计、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技术改造等方面加大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智能化、现代化水平。
三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着眼于国内和国际市场、农村和城市市场,优化整合龙头企业、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各类营销主体的物流功能,培育大型物流集团,加快建立畅通高效、安全便利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抓好以连锁经营、网上交易、电子商务等现代市场流通方式的示范推广,用现代营销模式带动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生产,扩大与国内外市场的产销联系。要重点围绕精深加工和鲜活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以具有一定基础的大型加工企业和物流企业为龙头,集中力量建设以长春为中心的吉林省农产品现代物流园区和市(州)、县(市、区)配套集散中心,完善基础设施,创新物流业态,提高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农产品整体流通水平。
四是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展会在宣传推介、招商引资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吉林省继续组织开展好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洽谈会和博览会,广泛宣传推销吉林省的龙头企业和优质特色产品。并积极引导和组织广大龙头企业积极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各类展洽活动,宣传产品,扩大影响,增加市场份额。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要对龙头企业参展给予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要通过组织举办推介会、博览会等形式多样的农产品展销活动,大力发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等产地到销地的营销方式,丰富展会内容形式,实现营销手段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