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民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您当前的位置:-> 致富信息 -> 农产加工 -> 政强业旺托湘龙——湖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纪实返回首页
详细信息
政强业旺托湘龙——湖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纪实
企业名称:
联 系 人: 电   话:
手    机: 传   真:
邮    箱: 邮   编:
地    址:
项目介绍
  
加盟详情
  

 

    政强业旺托湘龙——湖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纪实   
 
    农民日报-中国农业新闻网

    农业大省的后发优势在哪里?如何走出一条强省富民之路?近年来,湖南省坚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推动产业转型的“主攻点”,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活力源”,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全省初步形成了以粮食、油料、畜禽、果蔬、茶叶、水产品、棉麻、竹木等加工为主体,其他特色农产品加工为辅的产业体系。今年上半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完成销售收入2156亿元,同比增长26.7%,比GDP增速高出15.2个百分点,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之一。

    让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一车生猪换回来一车水”,“一车原木换回来一件家具”,多年以来,湖南一直是以卖原料的形象出现在市场上。湖南的水稻、生猪、柑橘、茶叶、油茶等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虽然产量大,但由于加工转化能力低,只能把原料卖往外地,加工增值后的收入都被别人赚走了。

    但近十年来这种情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曾为世人熟知。作为稻米的主产地之一,“湘米”在中国传统的主要米市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随着市场的起落、人们喜好的变迁,“湘米”的光芒渐渐被东北米、泰国米掩盖。

    为了重振“湘米”产业,2010年,湖南提出,用5年时间,把全省高档优质稻订单生产面积提高到1500万亩以上,年增收50亿元以上;同时,扶持一批“湘米”加工龙头企业,使“湘米”产业成为全省重要的支柱产业。

    在优质“湘米”的产地之一——衡南县,记者了解到,为了做强“湘米”产业,该县一手抓生产基地建设,按照“布局区域化、环境优良化、栽培无害化、销售订单化”的原则,执行绿色食品(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要求,在17个乡镇建设高档优质晚稻标准化生产基地11.1万亩;一手抓龙头企业发展,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衡阳金雁米业、金鲲米业等龙头企业以高出市场价20~25%的价格收购农民手中的优质稻。

    据湖南省农业产业化服务局有关领导介绍,湖南省围绕粮食、畜禽、果蔬、油料、茶叶、水产品、棉麻和竹木等八大产业,专门出台了做大做强的措施。

    粮食加工方面,以做优做强“湘米”产业工程为主线,发展优质食用稻、专用稻精深加工,重点建设一批年大米加工能力在30万吨以上的龙头企业,打造国内一流的稻米加工产业。力争到2015年全省粮食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粮食加工业的产值突破1500亿元。

    畜禽产品加工方面,以畜禽肉加工为重点,重点支持产业链条完整、年生猪屠宰加工能力在100万头以上或禽肉加工能力1万吨以上的龙头企业发展。力争到2015年畜禽肉精深加工率达35%以上,畜禽加工业产值突破1500亿元。

    果蔬加工方面,以绿色、有机蔬菜加工为重点,大力发展速冻、鲜切、脱水蔬菜配送等净菜产业。尤其是要突出柑橘等特色水果加工。力争到2015年果蔬综合加工率和商品化率达到60%以上,果蔬加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油料加工方面,重点以油菜、油茶加工为主体,扩大精制油和专用油比重。围绕打造油茶加工强省,重点建设一批日加工油料能力500吨以上的龙头企业。力争到2015年油料加工业产值突破500亿元。

    茶叶加工方面,重点增加名优茶、有机茶的份额,扩大高端茶叶消费市场的占有率,加快发展茶叶的精深加工,提高茶叶加工的附加值。力争到2015年茶叶加工业综合产值突破200亿元。

    水产品加工方面,以淡水鱼加工为重点,大力发展优质鱼制品、风味食品、速冻制品产品。重点建设一批养殖规模大、市场相对稳定、具有现代化加工水平的龙头企业。力争到2015年淡水加工产值突破300亿元。

    棉麻加工方面,以棉花、苎麻加工为重点,做好棉麻加工与服装、家用、产业用纺织品等终端产品需求的有效衔接。力争到2015年棉麻加工业产值突破500亿元。

    竹木加工方面,注重竹木加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淘汰落后产能,发展精深加工。力争到2015年竹木加工业产值突破500亿元。

    让龙头企业筋强骨壮

    短短10多年,湖南大康牧业便从60万元起家的小猪场发展到总资产达10亿元的企业集团,2010年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成为怀化市首家农业产业化上市企业。湘虹葛业成为湖南全省最大的葛根加工企业,惠龙兔业成为全省最大的兔子加工养殖龙头……

    近年来,怀化市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举措,通过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强强联合、科技创新、上市融资,推动了龙头企业总量上规模、产品上档次、发展上水平。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03家,其中过亿元的17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28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24家。在引进一批知名企业的同时,培育壮大了大康牧业、奥谱隆种业、和翔鸭业、嘉信食品、贤胜油业、鸿森木业等一批本土龙头企业,有效激活了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核心引擎”。

    事实上,湖南省各地依托主导产业,一批龙头企业已成长为国内同行业的佼佼者。

    在粮食加工方面,以金健米业、万福生科、口口香米业等为代表的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达到400多家,其中大米加工企业387家,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有6家,规模以上大米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到了550万吨,实际加工能力318万吨,销售收入达到145亿元;在畜禽加工业方面,以唐人神、新五丰、伟鸿食品等为代表的畜禽加工企业达到2800多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2家,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有2家、“中国名牌"的有1家,年销售收入达到了420亿元;果蔬加工企业方面,形成了以熙可食品、李文食品、辣妹子食品等为代表的果蔬加工企业群体,数量达到218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40余家,并有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28家,年销售收入达到130多亿元。

    现在,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3120家,其中产值过亿元的有317家,过10亿元的28家,过50亿元的2家,过100亿元的1家;全省农业产业化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429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47家,省级龙头企业382家。2011年,429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329亿元,占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的59.7%。唐人神、泰格林纸、湖南省茶业公司、克明面业、熙可食品等一批龙头企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同时,全省农业产业化上市龙头企业数量达到15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未来,湖南省又提出了实施龙头企业发展的“5255”工程,即打造年收入过10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过50亿元的20家,过10亿元的50家,过亿元的500家以上。

    让农民分享发展成果

    龙头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农惠农富农作用也日益凸显。

    舜华鸭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湖南省临武县,公司负责人介绍,在临武鸭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他们最大的体会是,只有农民增收企业才能发展。

    近几年,公司开展了临武鸭品种系统选育、配套系快速扩繁技术和临武鸭提纯复壮等研究,使临武鸭种鸭受精率由原来的90%提高到现在的94%,孵化率由原来的70%提高到95%,仅技术层面每年就为农民增收600多万元;加强饲养精准化技术研究推广,公司投入500多万元建立了临武鸭祖代鸭场和临武鸭养殖试验场,并与有关科研单位开展肉鸭标准化饲养技术和动物营养学研究,经过几年的课题攻关,目前临武鸭的料肉比已由过去的4.3︰1提升到3.9︰1,每年又可为农户降低饲料成本1000多万元;开展临武鸭重大疫病免疫程序和防治技术、生物安全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临武鸭的成活率由原来的75%提高到现在的92%以上,仅此一项每年可为农民增收2000多万元。现在,养殖农户每养一羽临武鸭都能盈利2~2.5元。农民增收的同时,公司也实现了每年30%的发展增速,每年贡献的税收都超过2000万元,今年上半年上缴税收已超过1500多万元。

    龙头企业还通过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成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骨干力量。

    湖南伟鸿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猪养殖、屠宰加工、连锁销售、出口贸易、冷链物流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公司在生产实际中,不断创新和完善养殖基地管理模式,已形成了“公司+养殖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通过对养殖基地实行“两保、七统一、三奖励”政策,从源头保证了产品质量和安全。“两保”,即对合作社和基地农户养殖的生猪实行保护价收购,当市场价低于成本价时,按保护价收购,高于市场价时,按市场价收购;为合作社和基地农户提供担保贷款,解决农户养猪资金短缺问题。“七统一”,即统一购销、引种、防疫、培训、饲料、结算、贷款。“三奖励”,即对新建生猪栏舍、引种良种母猪和规模养殖户进行奖励。2002年以来,公司所属65个合作社的18000多个农户为公司提供安全优质生猪400多万头,公司为协会农户提供担保贷款1200多万元,累计提供奖励资金130多万元,在猪价低迷时,按保护价收购让利养殖户累计达450多万元。

    据统计,2011年,全省龙头企业订单基地面积达到4000多万亩,联结农民760多万户;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入社农户达到170多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13%;农产品加工企业直接安排就业人数达到160万人,人均工资1.24万元。 
 



图片展示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