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下半年,他开始四处筹借资金,终于在众多朋友的帮助下,借到了12万元做家具代理,开始二次创业。“做家具代理也全靠朋友的帮忙,”董书民告诉笔者,交6万元租金、花5万元装修,8000元的运输费,所以第一批价值20多万的货全部都是赊欠的。
从跌倒中爬起
这次创业并没一帆风顺。家具进了商场后,第一个月1套也没销售,这回董书民着急了,他在整个家具商场考察了几天,发现原因在于促销员素质不理想,不会推销。而他在考察中发现了一个促销员非常出色。他通过朋友把这个促销员挖了过来。“当时,我先给了促销员三个月的工资,每个月2000多元,而且承诺以后每月不低于2000元,”董书民告诉笔者,那时促销员的普遍工资在八九百元。
这个促销员给公司带来了滚滚财源。第一个月销售就达到了35万,半年后更是达到了70万。董书民很快就把借的12万还上了,一年后把赔的50多万也如数还上。“那时,很多人都绝望了,认为我根本不会还他们的钱,”董书民如是说,其实做生意你就必须诚信,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两年后,他开始从家具代理延伸到家具生产。“我做代理要受到厂家的制约,有时他们还会刁难你,”董书民解释,家具厂家的利润比较高,看好了这个行业。在这些背景下,2000年,他开始投资5万元利用旧厂房建立家具工厂。[Page]
那时工厂就有三个人,什么事情都需要他亲自来做:为了寻找原料,他曾经6天跑了4个省。虽然工厂并不大,但他非常注重质量,把企业当作一个品牌来做。经历了一年多的试探性地投资,他感觉各方面已成熟了。2001年,他开始正式扩张:又在这个工厂里投资了100多万。
不合格的货当垃圾卖
扩张后,他再次遭遇到了一场厄运。他给各地经销商发过去了80多万的货,后因质量问题,经销商开始纷纷退货。他没有思考,就把这价值80多万的货全部回收到工厂里,大多当垃圾卖了,这次让他损失40多万。“这是我建厂后的最低谷,”董书民告诉笔者,那时2/3的经销商不再和他合作了,声誉遭到很大损害。
他与常人的思维不一样,在声誉日下的情况下,他决定投资500万建设新厂。虽然妻子建议他不用投资了,但他一如既往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企业有个新的形象,让经销商重新信赖他。“那时欠债都能把企业做起来,别说现在只是遭受了一次小打击,”董书民很有信心地表示。
很快厂房给经销商以涣然一新的感觉,再加上董书民给经销商的承诺(有质量问题无条件退货,并双倍赔偿)以及自己的人格魅力等,经销商重新认可他。“我告诉员工,咱们不求数量,只求质量,有了质量问题,要严肃处理,”董书民表示,他可以原谅员工完不成生产任务,但绝不原谅有质量问题。
正是对质量的“苛刻”要求,董书民的产品开始走出国门。今年上半年,他的产品出口到了日本、比利时、爱尔兰等国家,成为济南第一家出口欧洲的沙发企业。“我现在正在做企业调整,后年将是我们企业突飞猛进的时候,”董书民信心十足。
管理思路
欲速则不达。这是一句老话,但董书民把这句话奉为至理名言。在这次做出口的时候,他把订单退了不少,损失也不小。但他看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尤其外国人更讲究质量,如果你出现一点小问题,那可能就会影响将来的出口。
生意没有早晚,只有好坏。董书民认为,做生意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机会遍地,不管什么行业都是如此,关键是你如何去做。你做家具失败了,并不代表没市场,10年之后有人再做家具,他同样会成功。
要善于学习别人失败的经历。与“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处,成功的企业都需要机遇、努力、魄力等,但失败的企业各有不同的失败原因,因此董书民更喜欢看别人失败的经验。
要生意与做人一样,你要感动合作伙伴。在遇到失败的时候,很多人会落井下石,很多人会趁人之危,此时你要学会感动合作伙伴,让他们信任你,这样你才能在失败的基础上继续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