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一家中型企业,面临企业发展的瓶颈。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感觉自己的企业存在转型的必要。
我们企业从事着生意,还有有煤炭贸易生意,同时我还拥有一个矿场和。企业在一些地方也设立了一些分支机构。
感觉自己应该是一家集团型公司了,但是应该如何安排集团架构、总公司、母公司、子公司、分公司应该怎样设置?职员、组织、流程怎么安排?等等都是困扰我的问题。我决定聘请外脑来帮助,由于我的企业所用的财务软件是国内一家着名的财务软件公司,而这家企业宣传自己可以做咨询,于是我就让这家财务软件公司给我的企业做战略和组织结构的咨询、的财务流程咨询。在没有其他竞争对手比价的情况下,我和这家公司签订了咨询,总用度上百万。前期已经支付30万元。
但是我不知道如何确保我的咨询是有效果的?请帮助我。
老孙
接到老孙的请求,同时也被老孙请到了他的企业去。这家财务软件公司已经结束了对老孙企业的访谈工作,并给老孙出具了一个建议书初稿,建议老孙的企业组织架构要采用双总部架构等等。我正好遇上了这家软件公司给老孙进行陈述。不过让我感到不解的是,这家公司的咨询职员在讲解自己的建议时,并没有使用。
凭着我多年的咨询经验,一般而言,咨询顾问的PPT都是比较精简的,不轻易说清。那么在讲解时,一定要用白板来告诉如何推导出这个建议的,演示怎么一步步得来的,只有这样才能说服客户进行相应的变革。不过这个公司的咨询顾问竟然是直接抛出一个建议书,口头解释一下为什么老孙公司适合双组织、双总部架构,这似乎有些太快了。
第二个,我又问老孙,在对方给的建议书里面,是否有针对他的企业提出的问题,以及针对问题有相应的解决办法?老孙是否拿到了咨询顾问给自己企业的诊断书?实在咨询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建议书也就是开药方之前一定有诊断书或者门诊报告的。但是老孙给我的回答是这个公司的咨询顾问既没有给他诊断书,也没有问题的分析书,而是直接一个建议书。于是我建议老孙做一个试验,把建议书中他企业的名字都隐去,换上别的企业的,是否可以?老孙试验了一下,觉得这个建议书似乎和很多企业都符合。很明显,这份建议书的针对性差,通用性强。但是通用性强、针对性差得报告应该非常便宜。老孙的钱似乎给的有些冤枉。而针对性的报告,一定会指出老孙的企业真正的问题在哪里。即便都是家族企业,老孙的企业和别人的家族企业还是会存在问题的差异性的,而且老孙的很多业务也没有在这份建议书中表现出来。老孙听完,已经意识到这次的咨询风险已经很大了
当然,既然协议签订了,预支款已经出了,炒掉咨询公司的可能性不大。老孙是这次咨询的委托方,还是可以行使他的权利的。我给老孙出了一些建议,来减少他的风险。
首先,让咨询公司把现有的工作全部推倒重来。而且我告诉老孙一些推到的理由。
1.咨询公司现在给老孙的建议,但分析报告书没给。先给建议书,没给分析书,这存在逻辑问题。
上一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