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民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致富信息网 >热点资讯 > 网络销售倒逼生产转型传统农业镇发展现代精致品牌农业 返回首页

网络销售倒逼生产转型传统农业镇发展现代精致品牌农业

时间:2015-08-18 14:30:19来源:未知 作者:shiwencheng

“不就是在网上卖芦笋吗?这有什么复杂的,还要专门请人过来指点?”8月13日下午,得知镇政府邀请了一位电子商务专家过来,绵阳市涪城区关帝镇芦笋种植大户朱占林暗暗嘀咕。
朱占林在关帝镇流转了600亩地种芦笋,进入盛产期后,每亩每年收入可以达到1-2万元。一向只和批发商打交道的朱占林也听说过电子商务的好处,但不愁销路的他对此兴趣不高。
朱占林的心态在关帝镇很普遍。关帝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镇,在当地种养大户眼里,互联网+是一个很遥远的概念。
当关帝镇宣布引入一家电商公司,要对各位大户进行互联网+的改造升级时,大家都很好奇,“种植技术很成熟了,有什么可改造的?”朱占林说。
产业小而杂正对了O2O的胃口
在引入这家电商公司之前,关帝镇镇长景映鸿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用互联网销售关帝土特产。
问题不少。
作为典型的农业镇,关帝镇既有芦笋、蔬菜种植,也有土鸡、生猪、鸵鸟养殖,但每样都不够撑起产业的门面,没有像安岳柠檬、蒲江猕猴桃那样叫得响的特色品牌,难以在网络上赢得消费群体关注;此外,芦笋、生猪等不像水果那样好存放,光保鲜运输这一关,就把绝大部分网络销售的可能打消在肚里。
但一个月前,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却主动找上门来。在考察了省内几十个乡镇后,他们看中了关帝镇,计划将全镇的特色农产品打包卖出去。“产品品种丰富、品质好,恰恰是我们需要的。”绵阳市一件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曾现炜说。
原来,这是一家专门做健康食品的O2O公司,客户数量虽然不大,但对健康饮食的种类和品质有较高要求。关帝镇特产丰富,而且以养殖的沼液沼渣作为肥料,带动了有机蔬菜种植,加之省内少见的芦笋和鸵鸟肉蛋产品,几乎可以配齐一套健康食谱。而且,该公司此前主营就是产品冷链包装,保鲜运输并不成问题。
不只是销售更要对农业改造升级
对于这家公司的到来,朱占林们想得都比较简单:互联网+现代农业,无非就是让农产品多一条网络销售渠道,至于种植养殖,以前怎么操作现在继续就行了。
但事实出乎他们预料。曾现炜在芦笋基地下了1吨订单后,又含蓄地指出朱占林种植过程中的问题:“首先是没有通过QS认证,这意味着没法直接进入市场,还要增加可追溯系统和有机认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产品是真正健康的,从而让我们的目标客户满意。”曾现炜说。
对曾现炜的“指正”,涪城区委农办副主任孟合江表示欢迎,在他眼里,传统的种植养殖已经遭遇了发展瓶颈,而互联网+正是解决途径之一,可以用新的标准和视角,从品质要求方面倒逼传统农业向现代精致品牌农业的转变。
随着与大户签订排他性合作协议后,一件事公司表示,将以提供补贴的方式,帮助合作伙伴建设可追溯系统、通过有机认证和第三方抽检体系。预计今明两年,一件事公司将在关帝镇投入300-800万元,用于标准化种植养殖的“技改”。同时,不再经过批发零售等中间环节,一件事公司也可以与合作伙伴平分农产品的高额附加值,实现双赢。
精耕细作新模式大有市场
在曾现炜眼里,农产品贸易流通领域即将进入一场大洗牌,传统的批发商、农贸市场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他的判断依据来自两方面,一是传统市场的不景气,成都周边一些大型农贸批发市场已出现越来越多的空置铺面;二是生鲜农产品网上交易的火爆。
作为农产品冷链生产商,一件事公司的母公司2014年冰袋出货量不过85万袋,而截至2015年8月,冰袋出货量已近200万袋。“我们新增加了5条生产线,但还是缺货,这说明生鲜产品配送到了井喷期。”曾现炜说。
要抢占市场,关帝镇被定为他们建设的首个产品供应样本:通过一系列标准化改造,提供较全面的产品供应,该公司还计划在关帝镇10个村都配备1-2名信息采集员,职责是收集各种产品产量和上市时间等信息,提前向客户发布预定信息。
而景映鸿则怀抱另一期望:因为关帝镇地处涪城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杨关产业带,周边乡村旅游基础良好,一件事公司的入驻,在吸引客户参观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同时,还可以带动周边乡村旅游发展。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