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盘方面,6月17日,主力12月合约下跌45点至88.99美分/磅,7月合约收于87.43美分/磅,跌4.23%。由于7月合约期权已经到期,许多交易商持有的空头头寸对棉价构成压力,并截至导致7月合约大幅下挫。截至14日登记库存543448包,增4263包。另有43336包等待检验,潜在库存达到了三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因此,这部分棉花最终的流向值得市场关注。在投资者获利回吐压力下,ICE期棉近月合约整体下滑,主力维持弱势震荡,远月强势依旧,分析人士表示,眼下市场在连续上涨后有所超卖,短期内或将面临调整。
现货方面,中国棉花价格指数328级为19319元/吨,持平。今日棉花库存仓单数量为180张,持平,其中有效预报为21张。抛储方面,6月17日,出库销售储备棉38296吨,累计219万吨,当日2011年度进口棉成交12753吨,成交比例35.72%,有所上升,品级降低0.11至3.82,平均价格为18949元/吨,有所回落,折328级成交价为19398元/吨,比当日CC Index328价格高79元/吨,最高成交价20300元/吨,最低成交价17790元/吨。今日计划投放104032吨,其中2011年度进口棉13015吨。6月17日,涤短、粘短价格分别上升20元/吨、10元/吨,C32S棉纱价格与前日持平。
消息面,由于中国棉纱进口需求保持旺盛,今年4月印度出口棉纱30.48万吨,同比增长13.7%,连续第十二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在棉纱出口的带动下,今年本年度前九个月印度国内棉纱产量同比增长15.2%,这与美国农业部预测的印度棉花消费量增长15.2%相一致。过去几年,印度棉纱产量和国内用棉量变化趋势相同。据路透社消息,2013/14年度西非籽棉产量预计达到216万吨,同比增长20%。目前,西非六个棉花主产国的棉花播种已经开始。在经历了近十年的低迷之后,目前西非地区的棉花生产开始复苏。随着国际棉价的走高,不少改种其他作物的农民现在又开始重新种植棉花。
操作建议:内外棉套利资金逐渐撤离,郑棉交投十分清淡,以及外棉7月即将交割结束,行情将可能重新回归基本面之上,国内棉维持高抛低吸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