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27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据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初步调查,在湖北、湖南、广西等6省份375个县,71.8%的粮食作物地方品种消失,其中不乏优质、抗病、耐瘠薄的特性品种,种质资源保护面临新挑战。采访中记者常听农民说,过去种地,年复一年留种,品种代代相传。现在都是企业育种,大家直接去市场上买,更方便,谁还自己留种?许多老品种产量低,逐步被高产的新品种替代了。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英认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需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保护好种质资源,保障“舌尖上的优质”。
第二在良种推广过程中,要注意建立好的商业环境,对假冒伪劣的种子进行打击,要有主渠道推广真正的优良品种,对能够长期生产、提供优质种子的单位、个人要给予奖励,目前我国在这方面成绩很大,但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需要政府在这方面加大投入,这样更容易出现好的效果。
更多农资信息,请关注中国农资网。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摘自互联网,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另,本文的真实性和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承诺,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