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大豆蚜虫冬后卵量和6月15日田间蚜量调查,结合历史资料和7月份气象条件资料分析,预计今年全省大豆蚜虫为偏轻发生。
预报依据:
1. 冬后卵量
据3月下旬全省21个监测点调查,中东部半山区平均百枝鼠李大豆蚜越冬卵量34.14粒,单枝卵量最高77.68粒。百枝鼠李枝条卵量较高的地点有:集安226粒、白山80粒、双阳79粒。西部平原没有发现越冬寄主,没有查到越冬卵。
2. 田间蚜量
据6月15日全省20个监测点调查,全省平均有蚜株率1.8 %,百株蚜量21.7头。目前有蚜株率、百株蚜量较多的是:通化县15%、100头,集安7%、71头,东辽9%、54头。白城、松原和四平地区调查点没发生蚜虫。
3. 气象条件
气象条件对大豆蚜发生有利。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未来20天,东北地区大部降水偏多,其中东北地区大部偏多2~5成,对该地区大豆蚜发生发育有利。
目前田间蚜量比较低,随着温度升高,6月下旬至7月上旬田间蚜量会不断增加,望各地按时开展田间调查,掌握田间蚜虫发生动态,当卷叶率达到2%时,指导农民及时开展防治。(吉林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