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市场行情 > 预警信息 > 北京新发地市场:上周猪肉价格继续缓慢下降 返回首页

北京新发地市场:上周猪肉价格继续缓慢下降

时间:2017-06-22 10:43来源: 未知作者:收藏

  2017年4月21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批发平均价是9.00元/斤,比4月14日的9.20元/斤下降2.17%;比2017年3月21日的9.25元/斤下降2.70%;比2016年4月21日12.33元/斤下降27.01%。周环比小幅下降;月环比小幅下降;年同比大幅下降。上上周末,年同比下降24.47%,上周同比降幅继续放大。

  上周(2017年4月15日至4月21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价基本上表现出稳中有降的态势,降幅较小,降速缓慢。

  上周白条猪的最高价是9.20元/斤(4月15、16、17日),比上上周的9.38元/斤下降1.92%;最低价9.00元/斤(4月20、21日),比上上周的9.20元/斤下降2.17%。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0.20元/斤,高出2.22%。肉价波动的幅度比上上周的1.96%略有放大。放大的原因是上周的最高价、最低价均出现下降,其中最低价的降幅更大一些,使得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的差距有所放大。

  上周的最高价与上上周的最低价持平,说明上周白条猪的价格全面低于上上周。

  上周肉价波动的幅度很小,没有明显的起伏,价格的表现仍然是是缓慢下降。上上周我们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3个,上周的原因依然如故,既:1、毛猪供应充足,白条猪供应充足,近期基本上实现供需平衡、供应略大于需求的状态;2、养猪场挺价、待价而沽心理比较坚定,不到迫不得已是不会降价销售的;3、肉价保持基本稳定是有时间段限制的,这种阶段性的稳定不需要太长时间就会被打破。

  上周,白条猪的日均上市量为1806.14头,比上上周(4月8-14日)的1737.71头增加3.94%;比前2周(4月1-7日)的1726.14头增加4.63%;比前3周(3月25-31日)的1786.14头增加1.12%;比前4周(3月18-24日)的1750.43头增加3.18%。

  去年同期的日均上市量是1517头,同比增加19.06%。上上周同比增加14.08%,上周同比增幅明显放大。

  上周日均上市量周环比终于出现连续增加现象了,这是经过近1个月的僵持以后出现的新趋势。之所以说新趋势,是因为僵持现象被打破。从3月份以后,肉价一直处于僵持阶段。3月11日,白条猪批发平均价是9.40元/斤,4月1日是9.38元/斤,4月11日是9.38元/斤,价格稳定少动。这种稳定少动与毛猪供应逐渐宽松的趋势是不匹配的。当时肉价之所以稳定少动,是因为养猪场对猪价仍然存有较高的预期,扛价挺价心态较浓。屠宰厂把白条猪运抵市场以后,肉价上不去,猪价下不去,屠宰厂获利空间很小,屠宰量也难以增加。4月11日以后,肉价开始松动,松动的原因是猪价开始下滑。也就是说养猪场在经过1个月的扛价以后并没有把猪价扛起来,继续扛价的底气不足,猪价开始下滑,肉价也出现松动。上上周我们曾经谈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僵持以后,毛猪供应过剩的程度就会累积起来,影响到价格时,就会表现出比较明显的波动。这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肉价保持基本稳定是有时间段限制的原因。

  猪价下降以后,肉价下降的幅度小于猪价下降的幅度,屠宰厂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获得较大的获利空间,屠宰的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了,屠宰量就会加大,日均上市量环比就会增加。

  上周肉价小幅下滑,是养猪场逐渐理性出栏的结果。而且肉价下降,对养殖场是真正的利好。因为肉价下降,毛猪价格下降,养殖场补栏的积极性可以得到适度降温,降低在今年后期必然会出现过剩的幅度。因为按照目前白条猪供应状况,今年年底之前毛猪供应过剩的现象就可以表现出来。

  如果我们按照近期白条猪上市量同比一直是在增加的事实来看,能繁母猪的存栏量至少在1年之前同比就是增加的。还是我们去年同期说的那句话:我们是相信市场规律还是相信数据?也许等到真相大白时我们才能恍然大悟。(北京新发地市场)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