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据监测的新发地批发市场销售数据显示,2017年7月份,北京市场上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整体上处于波动上行之中。
7月1日,北京市场上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1.79元/公斤;7月31日是2.14元/公斤。月末与月初相比,价格上涨19.55%。月末价格比去年同期的1.82元/公斤上涨17.58%。6月末价格同比下降2.29%,7月末价格同比由下降转变为上涨。今年7月份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1.92元/公斤,比6月份的1.85元/公斤上涨3.78%;比去年同期的1.73元/公斤上涨10.98%。6月份加权平均价同比下降7.50%, 7月份价格同比由下降转化为上涨。
月内的最高价是2.14元/公斤(7月31日),比6月份的1.93元/公斤上涨10.88%;月内的最低价是1.77元/公斤(7月6、7日),比6月份的1.71元/公斤上涨3.51%。月内的最低价出现在上旬,最高价出现在月末,说明7月份的价格在上是小幅波动的,中下旬是在连续上涨的。7月末的整体价格在近5年同期中仍然处于中间位置。
月末与月初相比,价格下降的品种有8种,持平的有2种,上涨的有36种;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下降的有10种,持平的有3种,上涨的有33种。总的来看,月内环比上涨的品种明显多于下降的品种,与月内价格环比上涨的趋势所吻合;年同比上涨的品种明显多于下降的品种,与月末同比明显上涨的趋势相吻合。
主要特点:
1、今年1-6月份,蔬菜的整体价格环比一直是在下降的,7月份出现逆转
在7月份中,常用蔬菜大多数的价格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均出现上涨;全月的整体价格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也出现比较明显的涨幅。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
⑴、北京市场上夏季蔬菜主要由冷凉地区供应,这些地区在去年夏季种植的一些蔬菜一度出现卖难现象,今年当地适度做出一些调整,致使去年同期价格过低的蔬菜今年出现比较明显的上涨。部分蔬菜减种,腾出的土地并没有继续种植那些鲜嫩蔬菜,一部分改种了土豆,而土豆的上市期一般要到8月下旬,所以7月份上市蔬菜的种植面积实际上是有所下降的;
⑵、今年7月份,冷凉地区同样出现了较长时间的高温闷热天气,冷凉地区的气温在7月份中与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温度持平,区位优势表现得并不明显,影响了喜凉作物的生长;
⑶、冷凉地区夏季蔬菜的种植面积在今年同比是增加的,但是,今年7月份,冷凉地区同样遭遇到强降雨的袭击,有些地区的蔬菜在苗期就被冰雹打烂或者积水浸泡,需要重新补种,推迟了上市期;也有有些地区的蔬菜受到涝灾,产量明显下降。
2、7月中下旬蔬菜价格整体上涨,是季节性上涨与阶段性上涨的叠加
通常情况下,每年夏季都被人们称为蔬菜供应的伏缺期,近几年,南方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所以,每到夏季,都是北菜南运的季节,近几年,北菜南运的规模随着北方预冷能力的增强逐步加大。由于冷库设施逐年增加,南方客商在冷凉地区对蔬菜的采购量逐年增大,也拉动了冷凉地区蔬菜的价格,北京地区蔬菜价格也同步上涨。
同时,7月份部分受灾地区需要重新补种,推迟了当地蔬菜的上市期。但是,这些补种的蔬菜在推迟一段时间以后,还会继续上市,7月份蔬菜供应出现的断茬现象在随后会逐渐得到弥补,供应偏紧的状态也会得到化解。因为今年夏季,我国冷凉地区蔬菜种植的面积整体上是比去年同期增加的。
以内蒙乌兰察布的菠菜为例:乌兰察布的兴和县近几年发展成为国内夏季菠菜的生产基地。一批山东农户到兴和县包地种植菠菜,最初是为了满足北京市场的需求,现在已经远销到武汉、上海、广州。去年夏季,当地种植了2万亩菠菜,今年扩种到3.6万亩。当地夏季的气温一般在25℃上下,最高时能够达到28℃,今年7月上旬,当地的最高气温也达到了38-40℃,菠菜烂根、烂叶现象比较普遍,失去了商品属性,需要重新补种。7月份,达到商品规格的菠菜产量不足,补种的菠菜没有进入收获期,7月份菠菜价格月内环比上涨300%,实际上是供应出现阶段性断茬所致。一旦补种的菠菜进入上市期,菠菜的价格就会出现比较明显的降幅。(北京商业信息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