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北京新发地市场获悉,上周,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走势平稳,略有上涨。
12月8日,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2.11元/公斤,比12月1日的2.06元/公斤上涨2.43%;比去年同期的2.48元/公斤下降14.92%。周环比小幅上涨;年同比大幅下降。上上周末,年同比下降16.94%,上周同比降幅有所缩小。
上周内的最高价2.11元/公斤(12月7、8日),比上上周的2.06元/公斤上涨2.43%;上周内的最低价2.04元/公斤(12月2日),比上上周的2.03元/公斤上涨0.49%。上周的最低价出现在周前期,最高价出现在周后期,说明上周菜价在周内是波动上行的。
上周菜价小幅上涨,主要是南方产区蔬菜上市量在逐渐加大,尽管南方产区蔬菜供应整体上表现出略大于需求的状态,但是由于进京的保鲜费用和运输费用都会高于距离较近的费用,所以拉动价格有所上涨。同时,北方产区的蔬菜绝大部分是暖棚生产的,生产成本也会有所上升,同样对拉高菜价产生影响。从现在开始到春节前,菜价还有继续上涨的空间,这个时间段价格上涨,属于季节性上涨。
后期的表现是:价格整体上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绝大部分蔬菜供应充足,个别品种有涨有落,也有个别品种存在着销售困难的现象。总体上看,冬季蔬菜供应总量是超过去年同期的。
上周市场的热点话题
1、小油菜
12月8日,新发地市场小油菜的批发价是0.9-1.2元/斤,上上周同期(12月1日)的价格是0.6-1.1元/斤,周环比上涨23.53%。去年同期是0.8-1.2元/斤,年同比上涨5%。
目前上市的小油菜主要来自4个产地:1个是北京及周边地区,是暖棚生产的;1个是山东菏泽的曹县,是日光温室大棚生产的;1个是江苏南通,冷棚生产的;1个云南西双版纳,露地生产的。相比较而言,曹县的小油菜在上周上市量最大,价格也最低;南通小油菜前2周上市量最大,上周占比有所下降,价格也是在低位;云南及北京周边地区的上市量最小,价格最高。
冬季,北京及周边地区生产的小油菜受低温天气的影响,产量是比较低的,不能满足自给的需求,这些小品种的蔬菜也需要外地蔬菜来补充,而且外地小品种蔬菜也是北京地区冬季供应的主要依赖对象,包括类似于油麦菜、散叶生菜、快菜等。
小品种蔬菜冬季进京,保鲜的费用较高,所以上周小油菜的价格有所上涨。
2、白萝卜
12月8日,新发地市场白萝卜的批发价是0.26-0.4元/斤,上上周同期(12月1日)的价格是0.3-0.4元/斤,周环比下降5.71%。去年同期是0.8-1.1元/斤,年同比下降65.26%。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白萝卜主要来自3个产地:1个是重庆的潼南地区;1个是湖北的荆州地区;1个是河北廊坊地区。重庆、湖北的白萝卜是露地生产的,上周的上市量在白萝卜上市总量中的占比达到95%左右,价格也最低。河北近期上市的白萝卜是暖棚生产的。在华中、西南地区白萝卜上市之前,河北白萝卜的价格一度出现上涨,在华中、西南部白萝卜上市以后,价格也被迫下降。重庆、湖北白萝卜进京,商品化过程的费用约0.25元/斤,市场销售的最低价是0.26元/斤,扣除拔萝卜、洗萝卜、包装、装车、运输、销售的费用,这个价格是农户、商户亏损的价格。
去年同期,湖北、重庆、四川的白萝卜受到天气的影响上市期有所推迟,使得去年同期的价格大幅走高,今年上市期有所提前,价格明显走低。
实际上,湖北、重庆的白萝卜在半个月之前就可以上市,由于当时北方冷棚白萝卜还处于上市的高峰期,那里的白萝卜进京是会亏损的,所以上市期还是稍微推迟了一些。即便如此,目前进京的价格仍然是比较低的。
去冬今春,白萝卜的价格是比较低的,当时商户、农户也出现亏损。今年他们逆向思维,仍然扩种,所以,今冬明春,白萝卜的价格还会继续在低位运行较长时间。
3、黄瓜
12月8日,新发地市场黄瓜的批发价是1.2-2元/斤,上上周同期(12月1日)的价格是1-1.7元/斤,周环比上涨18.52%。去年同期是0.8-1.6元/斤,年同比上涨33.33%。
目前上市的黄瓜主要来自山东地区,以济南、聊城、潍坊为主,济南的曲提、聊城的莘县、冠县、潍坊的寿光都是初冬季节黄瓜的主产区,而且都是日光温室大棚生产的。由于今年10月份以后的气温低于常年同期,产量有所下降。近期,日光温室大棚的黄瓜近期已经到了上市的尾期,急需后续产地黄瓜的补充。
上周,来自辽宁朝阳凌源市的黄瓜开始上市,那里的黄瓜是暖棚生产的,气温继续下降以后,可以在大棚内生火加温,一直可以供应到次年的4-5月份。
凌源黄瓜的北京冬季的主要供应地,春节前河北廊坊暖棚黄瓜上市,春节后山东寿光黄瓜可以上市,但是都不能动摇凌源黄瓜冬季主产地的地位。所以,凌源黄瓜的生产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北京冬季黄瓜的供应与价格。据悉,近几年凌源冬季黄瓜的种植一直在稳步增加,今年增加的幅度并不很大。但是,冬季黄瓜的生产已经扩张到其周边的其他县域,包括临近的内蒙赤峰宁城。所以,今年冬季黄瓜的供应状况基本上会略好于去年同期。
4、尖椒
12月8日,新发地市场尖椒的批发价是1-1.7元/斤,上上周同期(12月1日)的价格是1-1.4元/斤,周环比上涨12.5%。去年同期是1-1.4元/斤,年同比上涨12.5%。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尖椒全部来自山东青州,是日光温室大棚生产的。由于近期气温比常年同期略低,而日光温室大棚是不能生火加温的,所以尖椒的产量有所下降,价格也有所上涨。如果气温继续下降,青州的尖椒也会退出北京市场。新发地市场的商户预测,青州尖椒在北京市场的供应时间大约还有1个月左右。不过,在青州尖椒退市之前,广东的尖椒就可以上市,到1月份,海南的尖椒也可以上市,供应链的衔接不会出现大的缺口。
据新发地市场的商户反映,过去几年,北京市场冬季尖椒供应,主要依靠广东、海南。但是,广东、海南地区冬季空气的湿度比较大,昼夜温差较小,都会影响尖椒的质量。而海南地区冬季的气候又是多变的,阴晴圆缺不可测,供应的稳定性略差。所以,今年新发地市场的商户在广东、海南种植尖椒的面积都有所下降,而是跑到福建、云南扩种。商户反映,近2年,福建、云南冬季蔬菜生产异军突起,福建尖椒是扩种的,扩种面积较大;云南今年是试种的,如果成功,明年也会扩种。因此,冬季尖椒的主要供应地将会转移到福建泉州、云南西双版纳。此外,今年北方产区暖棚尖椒是扩种的,比如辽宁的海城、内蒙的赤峰。所以,后期尖椒的供应仍然是相对充足的,到时候如果几个产地的尖椒不能错开上市期,价格有可能会分别出现阶段性上涨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