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北京新发地市场获悉,2018年3月2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批发平均价是6.45元/斤,比2018年2月23日的8.08元/斤下降20.17%;比2018年2月2日的8.45元/斤下降23.67%;比2017年3月2日的9.65元/斤下降33.16%。周环比大幅下降;月环比大幅下降;年同比大幅下降。上上周末,年同比下降20.39%,上周同比降幅继续放大。
上周(2018年2月24日至2018年3月2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平均价明显下行。
上周白条猪的最高价是7.75元/斤(2月24日),比上上周的8.95元/斤下降13.41%;最低价6.33元/斤(2月28日),比上上周的8.08元/斤下降21.66%。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1.42元/斤,高出22.43%。肉价波动的幅度比上上周的10.77%大幅放大。放大的原因是上周的最高价、最低价均出现大幅下降,其中最低价降幅更大一些,使得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的差距明显拉大。特别是上周出现的最低价,与2014年6月11日的价格持平,是2010年6月下旬以来的第2个最低价。
上周的最高价出现在周前期,最低价出现在周后期,说明上周肉价仍然是在快速回落的。
上周,白条猪的日均上市量为1495头,比上上周(2月17-22日)的786.67头增加86.23%;比前2周(2月10-16日)的2372.8头减少38.26%;比前3周(2月3-9日)的2950.57头减少50.35%;比前4周(1月27-2月2日)的2607.29头减少43.81%。
去年同期的日均上市量是1758.14头,同比增加-16.67%。上上周同比增加为-44.18%,上周同比降幅明显收窄。目前,市场上的商户已经全部到岗,各个屠宰厂也已经正常运转,所以,按照公历时间做对比,上市量是大幅下降的。如果按照农历正月初九至正月十五的时间段做对比,去年同期的日均上市量是1134头,今年同比增加29.19%。上上周同比增加31.77%,上周同比增幅虽然略有收窄,但是,增幅仍然非常明显。
上周,除了肉类消费仍然处于节后的清淡期以外,其他方面已经基本上恢复正常。由于毛猪供应充足,屠宰厂收购顺畅,白条猪上市量充足且大于需求,导致肉价在节后连续下降。
春节前肉价就开始下降,节后继续下降。上周出现的白条猪最低价是近几年的最低价,以至于毛猪的价格同样大幅回落。据屠宰厂反映,他们毛猪的收购价最低的已经下降到4.5元/斤上下,而且是送到屠宰厂的价格。上周,养殖场进入亏损区间。
从近期市场上销售的白条猪单重来看,普遍偏大,单片重超过100斤的白条在上市白条猪的比例明显增加。说明此前毛猪长时间留栏、压栏,以至于积压,节前销售不出去,节后被迫低价出栏。
由于毛猪供应充足且过剩,白条猪的价格近期会一直在低位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