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法制天地 > 法律咨询 > 打好发展生态产业、实施精准扶贫的广西“组合拳” 返回首页

打好发展生态产业、实施精准扶贫的广西“组合拳”

时间:2019-11-22 15:54来源: 广西新闻网作者:佚名收藏

  剪蜜桔、分拣果、收蔬菜、喂鸵鸟、运木料……初冬时节,地处南疆的广西鹿寨县广大农村一派火热生产场面,一幅幅大地“丰收图”不时映入眼帘。“这里没种柑桔前是荒地,周围贫困户居多。”鹿寨县有团水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陶有团说,如今荒山变果园,果树成为贫困户的“摇钱树”。(11月18日 新华网)

  事实上,“调整产业结构,拓宽致富门路”是广西鹿寨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方式。县委、县政府用活惠民政策,围绕“乡有特色产业、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目标,重点打造脱贫产业。2016年至2018年,全县共有19个贫困村实现脱贫摘帽,贫困人口从27587人降至14000多人,贫困户从7722户降至4200多户。这种脱贫致富模式从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丘陵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发展生态产业,实施精准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分析、找准精准扶贫对象未脱贫户在生活以及身体等各方面的困难,找到贫困点实施精准帮扶、有效帮扶。既要注重尊重民意,更要科学规划、量力而行、切忌攀比、循序渐进,要多解民生之忧,多谋民生之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守初心、担使命,拿出“绣花”功夫,早日让丘陵地区贫困群众都能过上幸福生活,真正把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事情办好办实。

  “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2019年是广西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之年,全力打好“四大战役”,完成10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1150个贫困村出列、21个贫困县摘帽的总目标。完成这项任务,必须发动群众,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在思想认识、意志品质、责任担当和实践探索中编制好扶贫规划,梳理好重点问题,落实好关键举措,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攻克消除丘陵地区贫困堡垒,要下硬功夫。仅是靠扶贫“硬件”条件的改变,难以实现脱贫,还必须从“软件”上下功夫,才能真正实现目标,要把提高脱贫质量和转变观念放在重要位置。既不能按照“捡到篮里都是菜”来扶贫,更不能采用“撒胡椒面”式的扶贫,要根据丘陵地区贫困群众实际,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因地制宜实施产业、就业、异地搬迁、教育等扶贫工程,精准对接丘陵地区贫困群众脱贫“需求”。同时,更新贫困群众脱贫观念很重要,贫困群众要转变观念,决不能有“等靠要”杂念,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应对挑战,与时俱进,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引导移风易俗教育,充分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奔康的内生动力,有效防止返贫。

  如此,打好发展生态产业、实施精准扶贫的广西“组合拳”,这样才能把造福丘陵地区贫困群众的实事、好事办成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让广西丘陵地区贫困群众享受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成果。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