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警方破获系列网络敲诈案件,被打掉的4个团伙,有犯罪嫌疑人16名,查实的120起案件涉及7个省27个市县,涉案金额达300多万。在办案过程中,警方查处专门用来实施敲诈勒索的“今日焦点网”、“社会焦点网”、“环球视点网”等网站11个。(2013年9月7日人民网)
据报道,以仲伟为首的犯罪嫌疑人开设多家网站,假借中央各部委之名,并假丶钦呱矸萦胝莆盏钡匚ス嫫笠敌畔⒌恼府官员、宣传干部合谋操作。并以三七分成的方式多次进行敲诈勒索,并屡屡得手,从未有受害者报案。
笔者梳理了一下此次系列网络敲诈案件,不外乎几个关键词:焦点、负面信息、记者、狐假虎威、企业违规、官“骗”勾结、狼狈为奸、威胁敲诈,分赃。这些关健词勾勒出整个案件的原因、目的、经过、起因、责任。
在今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官与商要“相敬如宾”,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此次事件中,我们却看到了另一种网络版官与诈骗犯的狼狈为奸、勾肩搭背。甚至其中还有掌管地方经济、宣传工作的官员。他们一方面穿着人民公仆的华衣,一方面替网络诈骗犯充当着体制内的情报间谍,一方面与网络诈骗犯合作,在被敲诈企业那里充当说客和好人。
笔者认为,这120多起网络敲诈案件之所以屡屡成功,有其三个主要原因:首先,我们看到了网站开设的低门槛和监管缺失。仲伟只有中专学历,却很容易地开设了多个以挂“焦点”之名的网站,网站的管理还是他一人说了算。从近期打掉的众多挂着国家部委名号的网站事件中我们也看到了网站开设、监管的严重缺失。从他假冒中央各部委的名片、记者证也能看到公安部门对证件、特种行业、发票、公章制刻等部门的监管缺失。
其次,苍蝇不盯无缝的蛋,那些被敲诈的企业如果处处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又怎么会让犯罪分子盯上?有些被骗企业甚至明知自己被假记者敲诈后也不敢报案,他们更怕负面事件发布到网络上就会给企业形象带来损害。“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公民和企业如果处处遵纪守法,又何惧此种不怀好意的骗子?
最后,在这些案件中起决定作用的还是那些目无党纪国法的体制内官员,他们一方面拥有政府内部信息,一方面出卖着灵魂与网络诈骗分子狼狈为奸相互勾结利用。如果不是他们,网络诈骗分子何来那么多企业违规信息?如果不是他们以政府官员身份从中讨价、劝说企业花钱息事宁人,那些被骗企业又怎么会忍气吞声?在敲诈成功后,他们还以自己功劳更高为由向网络诈骗分子提高要价,从“三七”分成提高到“五五”分成。可见这些败类官员是多么贪得无厌、令人作呕。从这些败类官员身上我们不禁再次看到了相关组织、纪检、监察部门在选人用人,干部教育、监管方面的缺失。
纵观中国各种腐败、负面事件,我们都会看到一个关键词的身影:监管缺失。正是监管缺失让党纪国法成为摆设,让不良官员步步高升,让腐败事件层发,让火箭干部、萝卜招聘、吃空饷、性侵学生、网络谣言诈骗层出不穷。政策法规再好,还需从上到下不走样地执行,制度体制再完善,还需有健康全面的监管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