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乌苏市在开展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中,完善 “民情台帐”各项保障制度,发挥载体作用,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分析研判制度梳理问题。全市196个转服活动工作队通过下村入户、设置民情联系信箱、发放民情联系卡、开通民情热线等形式将收集民情民意贯穿于活动始终;各工作队每周召开由乡镇领导、工作队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参加的民情汇报会;各党(工)委召集有关领导和工作队干部,集中对村(社区)上报的社情民意进行分析研究,汇总分析群众反映的问题。
归档分类制度建立台帐。各党(工)委对收集汇总的问题梳理归类,根据群众诉求的具体内容和轻重缓急,分列出近期、中期、远期三类制定台账;并列出问题名称、责任单位、责任人、拟办措施、拟办时限等。
领导包办制度明确责任。对民情台帐所列的问题实行领导包办制度;对工作队干部在职责范围内解决不了的难题,党(工)委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集中研究解决;需多个部门共同解决的,协调有关单位联动办理。确保民情难题有领导、有部门、有人员解决。
动态更新制度突出时效。各党(工)委每季度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更新一次民情台帐,对安全隐患等紧急信息随时更新和处置。并公开张贴《民情台帐公示表》,对办理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回访跟踪制度务求实效。各工作组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台帐所列问题办理情况采取召开群众会议、入户回访、集中征询或书面(电话)问询的形式进行满意度跟踪回访,对调处不合理、当事人不满意的,改进方法,重新调处。
督查督办制度整改落实。市委转服活动督查组通过走访群众、调阅相关台账资料、开展民主评议等,督查民情台帐整改落实情况。对未完全落实到位的要求再次落实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对民情台帐办理不及时、不规范,存在问题较多的,按绩效考核制度作相应处理。
截止目前,通过“民情台帐”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415件,为基层协调帮扶资金2500万元;一些困扰农村群众的“吃水难、行路难、农业用电难”等难题得到解决。“民情台帐”成为干部查民情民意的“明白账”和亲民为民的“感情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