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法制天地 > 政策法规 > 农村“禁养令”实施,养殖户要怎么面对? 返回首页

农村“禁养令”实施,养殖户要怎么面对?

时间:2018-08-28 18:22来源: 第一农经新闻作者:佚名收藏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这几年来国家也加大对农村的关注力度,推行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养殖属于农业发展中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现在农民们发财致富的主要途径。但是,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养殖地附近的生态环境也遭受到不少的破坏。为了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家在农业养殖上颁发禁养令,很多农村的养殖圈舍,因为环保不合格或是处在禁养区被强制拆除,这让很多养殖的农民都损失惨重,有苦难言。
农村养殖  对于处于禁养区和限养区的养殖场政府更是一刀切,无数的养猪场被拆除,农民也能理解国家对环保的治理,也是想让农村的环境越来越好,不过一刀切的政策让很多农民都血本无归,毕竟我国很大一部分从事养殖的都是散户农民,而大规模的养殖场所占比例并不多,受到影响最大的还是那些散户农民。  以前农民除了种地还会一起养殖一些牲畜,也是生活来源的一部分,可如今禁养令的实施阻断了农民想要依靠养殖来养家糊口的道路,而随着环保整治,为期半年的停工令又要开始了,这半年时间很多化工厂、建材厂、建筑工地都面临着停工,想要外出打工的农民也没了去路,而农民普遍都文化较低,大多从事一些体力劳动,如今工厂的大批关停,养殖不能养,打工又面临无工可打的尴尬境地,这半年农民可以说没有了任何收入来源,这让很大一部分农民都苦不堪言,支持国家环保政策农民也愿意,但是农民的生活却越来越难了。  面对农民进退两难的境地,国家也是紧急叫停了养殖一刀切,严禁各种圈舍的强拆行为,为了让农民的生活得到保障也明确的规定了圈舍的拆除范围,以出栏量来划分,对于年出栏量少于50头的定义为散户饲养,而年出栏量在50到500头的定义为养殖大户,对于年出栏量在500头以上的则定义为大规模养殖场,而养殖大户和大规模养殖场这两类对环境污染较大的,在禁养区内将面临着被拆除,而散户饲养对环境的污染较小,为了保障这些散户饲养农民的生活,对于年出栏量低于50头的将不在禁养范围之内。  相信在这种政策之下,很多农民心里的一块石头也放了下来,养殖散户可以饲养让很多农民的生活和收入得到了保障,也可以安心的生活了。其实国家对于农民的关心一直都没有停下,只是政策到了地方,很多地方政府急于求成才造成了这一现象,对此,农民朋友你们有什么看法呢?(第一农经整理)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