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的、种菜的、栽果的合在一块儿了,如今,盖州市的专业合作社不再满足于户户联合,而是共同“牵手”打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合舰队”,“抱团”拓市场打品牌,实现了再合作、再联合和再提升。
在盖州市徐屯镇卢东沟村烟囱山脚下,福寿田奶牛饲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文东送奶归来就扎到饲养场里忙活。2005年,陈文东花了5万元钱,从内蒙古引进一头纯种荷斯奶牛,一天能产牛奶近30公斤。凭着牛奶的良好品质,陈文东下定了坚持发展壮大养牛业的决心。目前,福寿田合作社已经拥有30多头奶牛,日产奶量达1000多公斤,并发展了鲜奶、巴氏奶、酸奶和冰淇淋等深加工产品,在市场很受欢迎。
福寿田合作社的奶牛吃非转基因饲料,喝山泉水,牛奶的产量每年都在增加。今年,除了供给盖州奥雪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冰激凌之外,陈文东还把牛奶提供给鸿雁蔬菜专业种植合作社,用于浇灌香瓜。
在距离福寿田奶牛合作社20公里的团山办事处门漠洛村蔬菜种植基地,鸿雁蔬菜专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张洪艳正在大棚里忙着采收菠菜。鸿雁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7月,目前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0余亩。张洪艳告诉记者,春茬种香瓜,中茬到下茬的时候就种蔬菜。现在菜农观念也在转变,采取深翻土地、使用农家肥等措施养地,提高蔬菜品质。今年,张洪艳还注册了“门漠洛”品牌,投资20余万元,新建了4栋钢筋骨架大棚,准备扩大香瓜生产。
张洪艳告诉记者,以前的香瓜能卖到五六块钱,今年打上牛奶了,提高了两三块钱。焊上大棚子之后,过完五一长假,正好香瓜下来,能提前10天左右上市。
位于矿洞沟镇的硕达绿园果品专业合作社主要生产苹果和李子,苹果年产量250万公斤,合作社理事长马晓东因为做了电商平台,自己社里的苹果根本不够卖。去年,她通过自己的电商平台就销售了40万公斤苹果,因为主打盖州苹果这个品牌,她的苹果每公斤能卖到10元钱,远销到俄罗斯。
“单丝难成线,独木不成林”。马晓东说,今年,她会找几家合作社一起合作,扩大苹果的种植面积,还选择了50户农户一起做小型订单农业,发展树上树下经济,以增加农产品的种类,更好地对接市场。
养奶牛的合作社帮助卖菜的合作社办理无公害产品认证;加工海蜇的合作社出头组织大伙儿共同参加农产品展会。今年,盖州市40余家合作社利用微信建立了盖州特色农产品联合协会,协会宗旨是“好人聚在一起,生产原生态农产品”。这些志同道合的理事长们在群里互发信息,互通有无,分享销售信息,共同闯市场。
编后话
不管是牛奶、香瓜还是葡萄、苹果,合作社围绕农产品的再联合,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优势互补。你有产品,我有技术;你怕好果子卖不出好价钱,我有足够的销售渠道化解你的心结,这样的联合是长久的。合作社的掌门人手拉在一起,效益联在一处。
合作社再联合,不是“跑马圈地”,而是产业链的延展。合作社要发展,要成为完整产业链上更饱满的一环,再联合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而再联合的成功又使产业链条向更深度延展,更大范围扩张。如此良性循环,目的只有一个:让农民更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