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周公卒:发展农业合作社是农垦二次创业突破点
人民网海南视窗2月20日电(记者宁远)“如果我们把农场农业合作社组织做成功了,做大做强了,周边农村和农民也可以参加入股,这对创新农场发展模式将是脱胎换骨的,对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也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也是农场在生产经营市场化上打了一个大胜仗,意义非常深远。”海南省农垦总局局长周公卒在2月19日召开的2013年海南农垦工作会议上要求,要把发展壮大农业合作社作为农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据介绍,2012年,在海南垦区46个农场中,已注册成立农业合作社的有26个,占农场总数的56.5%,共有55个合作社,其中,红明农场“红明红水果专业合作社”入社荔枝有1.2万亩,占全场荔枝面积的57.3%,当年共收购荔枝1850万公斤,增收3700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乐光农场“乐福热带果业专业合作社”的毛公山、抱郎山和乐光牌商标系列水果产品,通过了国家级“绿色食品、无公害产品”认证,拥有3000亩标准化农业基地,是海南省目前规模最大的农业专业合作社。龙江农场“四方养猪专业合作社”是垦区第一家规模较大的养猪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年出栏生猪2万多头,还辐射带动了全场404户散养户积极发展养猪,使全场出栏生猪超过7万多头。罗豆农场成立“华宇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后,社员养殖的对虾产量已成规模,竞争优势明显,合作社获得纯利润近百万元。东升农场“旭方热带农作物专业合作社”入社土地面积2506亩,其中槟榔1500亩、菠萝蜜286亩、自营橡胶720亩,为职工自营经济产品销售增收百万元。
周公卒说,十八大报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农场农业合作社组织是带动农场自营经济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是发展农场经济的新型实体。当前,农场在橡胶主业已剥离的情况下,农场“二次创业”要寻求更大的发展,一定要研究好农业发展合作社这个“大课题”,不但要开花,更要结出丰硕果实:“如果我们把农场农业合作社组织做成功了,做大做强了,周边农村和农民也可以参加入股,这对创新农场发展模式将是脱胎换骨的,对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也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也是农场在生产经营市场化上打了一个大胜仗,意义非常深远。”
他认为,政企分开后,留在农场的各类土地面积有680.49万亩,其中自营经济作物有250万亩。在社会职能管理属地化后,农场应该轻装上阵,全力以赴办好各种专业合作社,利用这个平台把自营经济凝聚起来,最终形成以农场专业合作社为龙头,以职工自营经济的土地承包权入股为基础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周公卒指出,2012年是垦区农业合作社“创办年”,今年要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发展壮大,要做好四项具体工作。一是完善和提升合作社发展。按照“积极发展、逐步规范、强化扶持、提升素质”的要求,引导职工把自营经济和土地入股,实现股份合作,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提升合作社自我发展能力。二是加快形成对农业合作社的服务平台。要以海垦农资等企业为龙头,搭建海垦农资+合作社合作服务平台,利用海垦农资自身的优势,与省农村信用社签订银企合作协议,为社员享受政府无息、贴息、低息等专项融资,支持和帮助社员解决购买农资资金缺乏的问题。三是以点带面开展示范引领。主要以垦区工会为载体,开展农业合作社竞赛活动,规范和壮大一批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带动垦区农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四是建立农业合作社工作考评机制。要把农场农业合作社作为农场的一件头等大事抓紧抓好。各农场都要成立农场农业合作社工作领导小组,农场党政主要领导都要负起责任,场长是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都要开动脑筋,创新思维,一心扑在工作上,争取在农业合作社的创建和发展上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年终要组织专门考核,对工作主动、成效突出的,给予奖励;对工作不力、打不开局面、贻误时机的要启动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