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耕作日落归家、两耳不闻窗外事,这是长期以来大多数人心目中的“农民形象”。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的农民不止手巧,头脑也活络了起来,学会用现代发展理念管理发展农业生产,通过不断改革创新走上致富路。在我市龙湖区新溪镇上头合村,就有部分新型农民在农业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将承包土地参股,成立合作社提升市场竞争力,喜获农户抱团发展的***收果实。
近日的一个午后,记者来到龙湖区诚宇种养业专业合作社实地探访。记者踩着一***几百米长的田间小道来到合作社的桥北良种鹅养殖基地。只见养殖场里一群群狮头鹅正欢快戏水,72岁的老农民谢木光提着饲料桶给它们喂食(见图)。老谢自豪地告诉记者,这个基地占地面积20多亩,用科学技术养鹅,培育出肥肝优质狮头鹅,年销售近10万只,年营业收入好几百万元,让养殖户尝到了甜头。
这么大规模的养殖基地,多年来却能抗御“天灾人祸”,秘诀何在呢?老谢乐呵呵地回答,这归功于合作社的成立啊!长期以来,传统的农户都是分散经营,势单力孤,不单经营规模小,也经常需要承担各种风险。在市、区、镇农业部门的指导下,2009年,上头合村的五户农民自主成立了诚宇种养业专业合作社,以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让农户根据自己的生产需要和个人意愿,自主选择入社。这也是新溪镇首家农民合作社。农民将自己承包土地以股份形式加入合作社,合作社将土地整合,实行集约式经营。农业部门则及时提供市场信息和科学知识,帮助农民在实行产业化、标准化和品牌化经营上再上台阶。
据老谢介绍,他们的合作社既有养殖、也有种植,基本都是集约式生产。他指着一大片苦瓜说,我们根据季节和市场情况安排品种,力求让***下土地种出最大收益。经过几年的运作发展,该合作社农户间的联合与合作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了小农户与各类市场经营主体的有效对接。通过合作社,为成员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加工,统一品牌销售产品,有效解决了单个农户生产经营中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目前,该社成员已从5户发展至52户,社员人均纯收入比本地生产经营同类产品的农民人均收入高出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