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坝村莲藕标准化种植基地一角

藕农在藕田里挖藕

经销商收购莲藕
“今年莲藕卖到7元钱一斤了,这多亏了莲藕党支部帮助我选基地、学技术、找销路,每亩增收达5700余元。”7月1日,正在自家的藕田里忙着挖藕的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黄坝村藕农林阳华忍不住内心的喜悦,感叹地对笔者说,跟着合作社干,农民有钱赚;跟着支部走,产销不用愁。
林阳华口中的莲藕党支部,就是蜀莲莲藕专业合作社党支部。该支部于2009年12月成立,现有党员、预备党员31名。
莲藕专业合作社党支部成立后,着重从“支部工作创新、党员自身提高、产业持续发展”上寻找突破,加强对支部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产业技能培训,提高支部党员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先后组织全体党员、社员代表到重庆、湖北等莲藕种植地区考察,学习种植技术。定期开展“党员农户一帮一”活动,通过开办培训班、邀请农技专家、农户实地交流、远程教育等途径开展技术培训,指导社员合理规划、科学种植、降低成本,提高莲藕品质。目前,合作社已建成1个庄稼医院、7个社员综合服务点,统一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的投入品服务。
合作社实行“统一供给农资、统一组织培训、统一提供服务、统一收购销售、统一分享利益”的五统一模式,切实解决社员生产经营中的种种难题。“合作社是我们的主心骨,为我们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供销售信息和渠道,产前、产中、产后的一条龙服务,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黄坝村藕农陈余刚说。
针对社员以家庭为单位种植莲藕,藕塘(田)分散,不利于统一管理和扩大规模问题,合作社采取转包、出租、入股、转让等形式进行流转土地4500余亩,吸收社员4694人,莲藕基地面积已达7000亩。在吸纳农户入社的同时,合作社还聘请流转土地的农户或社员家属负责莲藕基地的日常田间管理,常年提供固定就业岗位400个,每年解决劳动力1500多人次,人均收入1.5万元以上。
在发展中,莲藕党支部大力实施“党员素质提升工程”,将思想素质高、示范带动能力强的种植大户培养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党员技术骨干11名、种植大户24名,培植了莲藕、小龙虾、鱼等12000余亩示范基地,带动5800多户群众增收。
“不光要扩大自己的种植规模,还要帮助困难村民早点富起来。”2012年8月,黄坝村种植大户郭太明郑重地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我们建立合作社支部,就是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员的示范,让更多的藕农入社,扩大莲藕种植规模。”据蜀莲莲藕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马代连介绍,目前,蜀莲莲藕专业合作社现已申请注册“蜀莲”、“蜀莲兄弟”等四个商标和绿色无公害基地。2012年,合作社向市场提供鲜莲藕及加工莲藕产品1万余吨,水产2000余吨,实现产值4168万元,二次返利共579.82万元,户均增收8300余元。
“莲藕合作社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走出一条‘产业支部领航、合作经济组织运作、党员群众参与、户户齐奔小康’的富民党建之路。”白花镇党委书记罗勇表示,“支部+公司(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模式,让党员受锻炼、能人有进步、群众得实惠,实现了“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目标,成为镇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记者 隆敏 通讯员 肖琴 阳明)